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中逢潜夫

标题包含
道中逢潜夫
相逢投草舍,对雨话移时。 衣湿全无火,囊空各有诗。 客程樵可问,日课仆皆知。 未别情先恶,那堪远别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偶遇在小茅屋,相谈在雨中时分。 衣服淋湿没有火烤,行囊中仅有诗篇。 客人行程中的困惑可以询问,每日的安排我都知道。 还未分别就已经感受到离愁,怎么能忍受遥远的离别呢。
去完善
释义
1. 逢:相遇 2. 潜夫:隐者,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即诗题中的"潜夫"。 3. 草舍:简陋的住房。 4. 对雨:在雨中。 5. 移时:过了一定的时间。 6. 衣湿:衣服被雨水打湿。 7. 全无火:没有生火取暖的设备或条件。 8. 囊空:口袋里空空如也,形容贫穷。 9. 客程:旅人行程。 10. 樵:打柴的人,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砍柴。 11. 可问:可以询问。 12. 日课:日常事务。 13. 仆:我,这里指诗人自己。 14. 皆知:都知道。 15. 未别:尚未分别。 16. 情先恶:情感先已变得不好。 17. 那堪:怎么忍受得了。 18. 远别离:长久的分离。
去完善
赏析
《道中逢潜夫》是南宋诗人赵庚夫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与友人相遇的情景以及对友情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首联“相逢投草舍,对雨话移时”,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偶然相遇的场景。“投草舍”形象地描绘了野外简陋的住处,暗示了他们生活的清苦。而“对雨话移时”则表现出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可以畅谈无阻,时间仿佛静止,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颔联“衣湿全无火,囊空各有诗”,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生活状态。“衣湿全无火”说明他们连取暖的基本条件都没有,可见生活之艰难;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有心情去创作诗歌,“囊空各有诗”展示出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颈联“客程樵可问,日课仆皆知”,用“客程”和“日课”两个词语分别描述了诗人与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和每天进行的学习。“樵可问”暗示他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自己解决,显得尤为艰辛;而“日课仆皆知”则表明尽管生活不易,但他们依然坚持每日学习,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尾联“未别情先恶,那堪远别离”,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未别情先恶”意味着在分别之前,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而“那堪远别离”则更是表达了对于即将面临的长期分离感到无法承受。全诗以离别作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中逢潜夫》是南宋诗人赵庚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左右,即南宋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赵庚夫已经年逾古稀,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社会的繁华与衰落。年轻时,他曾担任官职,但在晚年时,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选择了隐退。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关注民生,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当时,南宋政权逐渐走向衰弱,金国、蒙古等外敌的侵扰使得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赵庚夫与友人潜夫相遇,两人相谈甚欢,感慨万千。诗人以此次相逢为契机,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