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僧游{左洁右页}阳塘上生院
沿堤上下看沙鸥,得句支筇自点头。
风露高时将鹤伴,溪山好处载僧游。
老无志愿惟渔艇,閒有功夫上寺楼。
岁晚渊明须自笑,督邮未至合归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河堤上下观赏沙鸥翩翩起舞,诗兴大发握杖点头赞许。在风光最佳时与仙鹤为伴,沿溪登山与僧人共享美好风景。老来没有宏图大志,只想乘船悠游;闲暇时刻,独上寺庙登高望远。时光荏苒,陶渊明应该自我陶醉,尽管还未等到督察官,却也该颐养天年了。
去完善
释义
1. 沿堤:沿着河堤;
2. 沙鸥:水边沙滩上的鸥鸟;
3. 得句:得到了好的诗句;
4. 支筇:支撑着拐杖走路;
5. 点头:表示赞同或者领会的样子;
6. 高时:深秋时节;
7. 鹤伴:与仙鹤为伴;
8. 溪山:溪水和山脉;
9. 载僧游:载着僧人游玩;
10. 老无志愿:年老的我没有什么追求和意愿;
11. 惟渔艇:只有渔船陪伴着我;
12. 闲有功夫:闲暇时有时间;
13. 上寺楼:登上寺庙的高楼;
14. 岁晚:年底的时候;
15.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16. 督邮:官名,这里指催交租税的官员;
17. 合:应该;
18. 归休:退休。
去完善
赏析
赵庚夫的这首《同僧游{左洁右页}阳塘上生院》表达了他与僧人一同游览{左洁右页}阳塘上生院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沿途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愉悦的心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在诗中,诗人提到他与僧人在堤岸上欣赏沙滩上的鸥鸟,他们一边拄着竹杖行走,一边低头寻找灵感创作诗句。风吹露凝时,他们会与仙鹤为伴;在山水的绝佳处,他们会乘船游览。虽然年岁已高,没有太多的壮志雄心,但他们仍有闲暇时光登上寺庙的高楼。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们不禁想起陶渊明的自嘲,觉得如果外派官员还没有到来,自己应该可以退休过上悠闲的生活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僧游{左洁右页}阳塘上生院》是南宋诗人赵庚夫所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战乱频繁。赵庚夫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中举。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从而转向了佛教寻求慰藉。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赵庚夫通过描绘优美的山水风光,表达了其对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同僧游{左洁右页}阳塘上生院》等作品,都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