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听角
画角听时恨最深,戍楼偏在女墙阴。
声寒恐有新霜落,意远未随红日沉。
凉月一天孤雁影,秋风万里狂夫心。
连宵只解搜诗意,哀怨何曾动羽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画角响起的时候,怨恨之情愈发深切。戍楼恰好建在城墙的阴影下。
声音寒冷,似乎有新的霜冻落下,意味深远却没有随着夕阳西沉而消散。
孤独的月亮和天空中的大雁身影,万里的秋风里那莽撞汉子的内心。
整夜只是试着寻找诗的意境,悲哀和怨恨怎么能触动那英勇的士兵呢?
去完善
释义
1. 画角:古代的军号乐器,用于报警和发号施令。
2.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3.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4. 新霜:秋天的霜露。
5. 红日:夕阳。
6. 孤雁:孤单的大雁,比喻孤独的旅人。
7. 狂夫:指在边疆戍守的士兵。
8. 连宵:连夜。
9. 羽林:古代禁卫军的别称。
去完善
赏析
赵庚夫的《真州听角》将诗人的家国之恨与哀怨之情紧密相连,其以深沉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哀伤而激昂的画面。诗人通过戍楼的寒风、戍楼的女墙以及凉月和孤雁等元素表达了忧郁的心情,以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体现了赵庚夫在情感上的投入与执着,使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中期的一个夜晚,真州的城楼上响起了悲凉的号角声。这一夜,月光洒满了高楼,秋风吹动着帘幕。诗人赵庚夫听到了这充满战争气氛的号角声,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感慨。他抬头望向窗外,看到了满天星辰,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此刻的赵庚夫,正身处南宋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国家形势十分危急。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赵庚夫在真州听角时,心情复杂。他既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他在诗中表达了这种情感,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达到远方,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这首《真州听角》成为了南宋时期战争背景下的一个典型代表,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