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其二
雪意贾寒欺酒力,思妇懒学回文织。
屏山未合篆痕销,笑倩南枝陪燕息。
冰纨绛蜡入纤手,素脸殷跗未真识。
儿痴认作春风面,刚道杏花欠颜色。
香浮纸帐梦欲醒,影到窗纱月移石。
为梅着语将无同,左袒孤山未为得。
吴都夸丽逸此士,十年浪费老伧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飘落似乎在嘲笑酒的力量,思念的人慵懒地学习编织文字。
屏风还没有关闭,篆字已经消失,笑着请求南方的树枝陪伴燕子休息。
纤细的手指拿着红色蜡烛和白色的丝绸,素颜的脸庞并未被完全认识。
孩子天真地将这认为是春天的面容,认为杏花还缺少一些色彩。
香气浮动在纸上,如梦初醒,影子映在窗纱上,月光移动到石头上。
为了梅花而说的话并无不同,偏向于孤山并非正确选择。
吴都赞美美丽和洒脱的文人雅士,十年来一直在浪费老粗的墨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雪意贾寒欺酒力:雪意指下雪的预兆;贾寒指寒冷的寒气,这里是拟人化的手法,描述寒冷的气息像商人一样强买强卖,占有了酒力;
2. 思妇懒学回文织:思妇指思念远行的丈夫的女性;回文织是一种纺织方式,采用回环往复的方式织出文字;
3. 屏山未合篆痕销:屏山是屏风,这里指的是屏风上画的山水画;篆痕是指烧香的香炉里燃烧的香留下的痕迹;
4. 南枝陪燕息:南枝指南方的树枝,燕息指燕子在巢中休息,这句诗是用南枝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
5. 冰纨绛蜡入纤手:冰纨指洁白的丝绸,绛蜡指红色的蜡烛,纤手指女性柔美的手;
6. 素脸殷跗未真识:素脸指白皙的脸庞,殷跗指红润的脚背,未真识表示无法真正认出对方;
7. 儿痴认作春风面,刚道杏花欠颜色:儿痴指儿童无知,刚道指坚持说,这两句意思是儿童无知,误认为春天已经到了,实际上还差一点;
8. 香浮纸帐梦欲醒,影到窗纱月移石:香浮指香气浮动,纸帐指用纸张制作的床帐;梦欲醒指梦境将要苏醒;影到窗纱月移石指月光下树影映照在窗户上,随着月亮的移动而改变位置;
9. 为梅着语将无同,左袒孤山未为得:为梅着语指为梅花赋诗,将无同指或许有所不同,左袒孤山指偏向于赞美孤山的梅花,未为得指这还不够;
10. 吴都夸丽逸此士,十年浪费老伧墨:吴都指古代吴国的都城,即今天的苏州;夸丽指繁华美丽,逸此士指超脱世俗的人,老伧墨指年老的读书人浪费笔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冬天景象。诗中讲述了雪花覆盖下的景致,以及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受到了温暖的慰藉。诗人以“雪意贾寒欺酒力”开篇,营造了一种凛冽的氛围,突出了冬天的严寒。同时,诗中的“思妇懒学回文织”表达了诗人对在家中思念丈夫的女性的同情。而“屏山未合篆痕销”则表现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的孤独感,以及对温暖时光的渴望。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冰纨绛蜡入纤手”、“素脸殷跗未真识”以及“儿痴认作春风面”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景象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这些句子展示了家庭成员在寒冷的冬季互相依靠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在“香浮纸帐梦欲醒”与“影到窗纱月移石”中,诗人又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的最后两句,“为梅着语将无同,左袒孤山未为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了诗人坚守信念,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风貌。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含蓄、深沉的手法,将冬日的景色与生活情感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