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咏警戒 其八

标题包含
八咏警戒 其八
天应降吉祥,天理本茫茫。 舒惨虽无定,荣枯却有常。 益谦尤效验,福善更昭彰。 笼络无疏漏,恢恢网四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应当降下吉祥,天地间的道理原本宽广无边。快乐和悲伤虽然无常,但繁荣与枯萎却有一定的规律。谦虚谨慎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福气善良的事迹也会更加显著。就像一张恢宏大网,没有遗漏任何地方。
去完善
释义
"天应降吉祥":此处的“天”指代的是自然规律或者命运等无形的力量,而“吉祥”通常指一种好运或幸福的状态。 "天理本茫茫":这里“天理”可能指的是某种普遍的道德法则或者自然规律,而“茫茫”则表达了一种模糊不清难以捉摸的状态。 "舒惨虽无定":这里的“舒惨”可以理解为“快乐与悲伤”,"无定"即无法确定或预知。 "荣枯却有常":"荣枯"在这里形容人的境遇或事情的结果,"有常"表示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益谦尤效验":"益谦"是谦虚的意思,"尤效验"表示特别有效。 "福善更昭彰":"福善"是对善良行为的褒奖,"昭彰"则表示明显可见。 "笼络无疏漏":"笼络"在此可理解为社会关系或约束力,"无疏漏"表示毫无漏洞。 "恢恢网四张":"恢恢"形容开阔的样子,"网四张"可以理解为四处扩张、布满的关系网络。
去完善
赏析
《八咏警戒 其八》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吴处厚所作。诗人以天意、天道作为主题,探讨了人生善恶、贫富之间的轮回与因果报应。 首句“天应降吉祥”和次句“天理本茫茫”表达了诗人对天道的信仰。他认为,天道犹如神明一般,主宰着世间的吉凶祸福,对于善良之人,将会得到吉祥的眷顾;而对于恶行之人,终将受到惩罚。这种观念与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的“舒惨虽无定,荣枯却有常”两句则描述了人间世事的无常。无论生活如何跌宕起伏,人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最终的结局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品行。 接下来诗人通过“益谦尤效验,福善更昭彰”表明,谦虚使人进步,行善积福,这些都是天道无遗的规律。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谨防堕入罪恶的深渊。 最后两句“笼络无疏漏,恢恢网四张”则以恢恢法网为比喻,再次强调了天道的公正无私,告诫人们不要试图挑战天道的底线,以免自食恶果。 整首诗歌以道家的天道观为核心,以儒家的人文关怀为表达,向我们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并对那些试图违反道德伦理的人进行了严厉的警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咏警戒·其八》是宋代诗人吴处厚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时期,具体年份难以考证。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士人阶层的崛起,使得文人士大夫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创作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 吴处厚作为这个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丰富多彩。他曾担任过州县官吏,后来因直言敢谏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表达对国家治理的看法和对人民的关心。在人生坎坷的岁月里,他广泛结交文人墨客,共同探讨诗文之道,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首《八咏警戒·其八》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这首诗中,吴处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繁华的外界所迷惑,要时刻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准则。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吴处厚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