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涂季儒愚安堂
而翁吉德怕人知,天与良孙一似之。
自分随缘栖矮室,何曾弄巧蹈危机。
人生怀抱祇平易,天下道涂皆坦夷。
此语莫书堂上壁,客来徒说是和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的大意是:那位先生性情淡泊,不愿意被人知道,他和我的孙子一样,都有美好的品质。他顺其自然地生活在简陋的房屋里,没有玩弄心机,也没有陷入困境。他的人生观非常平和简单,他认为世间的道路都是平坦的。这首诗不应该写在客厅的墙上,因为客人来了,只会谈论是非。
去完善
释义
1. 题涂季儒愚安堂:是这首诗的标题,“题”表示题目,“涂季儒愚安堂”是主人公的名字。
2. 而翁吉德怕人知:“而翁”指父亲,“吉德”有吉祥、美德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美好的品质;整句话的意思是主人公的父亲具有美好的品质却害怕被别人知道。
3. 天与良孙一似之:“天与”指天赐,“良孙”是对优秀后辈的称谓,“一似之”表示完全相同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赐予了优秀的后代,他们的品质与他们父亲完全相同。
4. 自分随缘栖矮室:“自分”表示自己,“随缘”表示顺应自然,“矮室”指简陋的房屋;整句话的意思是主人公自己选择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顺应自然的安排。
5. 何曾弄巧蹈危机:“何曾”表示从未,“弄巧”表示玩弄心机,“蹈危机”表示陷入危险;整句话的意思是主人公从未玩弄心机去冒险。
6. 人生怀抱祇平易:“人生”表示人生,“怀抱”表示胸怀,“祇平易”表示只有平凡简单;整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的胸怀只有平凡简单。
7. 天下道涂皆坦夷:“天下”表示世界,“道涂”指道路,“坦夷”表示平坦无阻;整句话的意思是世界的道路都是平坦无阻的。
8. 此语莫书堂上壁:“此语”表示这些话,“莫书堂上壁”表示不要写在墙壁上;整句话的意思是这些道理不要写在家里的墙壁上。
9. 客来徒说是和非:“客来”表示客人来了,“徒说”表示只是谈论,“是和非”表示对和错;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也只是谈论对错的问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陶梦桂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两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智慧和对子孙的期许。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凸显了“自分随缘”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人性的洞察。
第五句和第六句是整首诗的核心,诗人以简练的文字阐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真谛在于平淡无奇,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同时,这也是对于儒家学派中庸之道的一种诠释。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警示之言,他认为这种深刻的思考不应该写在墙上,成为日常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大多数人都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说三道四,而无法真正理解和领会其内涵。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观点的坚守和审慎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涂季儒愚安堂》是宋代诗人陶梦桂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南宋建立等,这些都对陶梦桂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陶梦桂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在青年时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决定放弃科举,投身教育事业,并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涂季儒成为了朋友,共同探讨学问,追求真理。
涂季儒是当时的一位学者,他的学术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不同,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然而,陶梦桂却非常欣赏涂季儒的才华和勇气,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为了表达对涂季儒的支持和鼓励,他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陶梦桂以“愚安堂”为切入点,表达了涂季儒在面对非议时所展现出的淡定和智慧。他认为,真正的学者应该像涂季儒一样,不为世俗所动,坚持自己的信念。这首诗不仅是对涂季儒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的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