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阮逸诗卷
木有毫端水有源,渐成盘错始潺湲。
右丞画笔多平浅,平浅应知近自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树木的末端有水源头,逐渐汇聚盘绕而流淌。
右丞的画笔多呈现平坦浅显,浅显则更接近自然。
去完善
释义
1. 鲍当:字不详,号东溪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工五言诗,善画山水,亦工书。著作《涉江集》已失传。
2. 阮逸:北宋画家,字叔达,自号岩壑老人。工书画,以五言诗知名,尤以画山水为长。
3. 木有毫端水有源:比喻艺术创作的起源和发展。毫端,毛笔的尖端;源头。
4. 盘错:树木交错生长。此处指画作中的山水景色复杂丰富。
5. 潺湲:水流的声音或形象。此处指画作中山水的生动形象。
6. 右丞:即唐代诗人、散文家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
7. 平浅:平凡简单,此处指接近自然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木”和“水”为载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渊源的理解——艺术作品源自生活的细微之处,通过不断地积累与磨练,才能形成丰富的内涵和流畅的表达。同时,诗人以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右丞(即王维)为例,指出他的画作虽然看似简单和平淡,但却贴近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这也是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本诗借题发挥,寓含着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时期,鲍当这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文学领域广为人知,以其诗歌作品吸引了广泛的赞誉。然而,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氛围并不安定。唐朝皇帝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地方军阀割据,战乱频发。鲍当作为一个文人,无法避免这样的历史环境对他产生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鲍当创作出了一系列抒发自己情感和看法的诗歌作品。其中一首便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酬阮逸诗卷》。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阮逸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此同时,鲍当也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这个动荡时代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中,鲍当显然受到了他与阮逸之间深厚友情的启发。他们或许曾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共同度过了这个动荡时期的艰辛。此外,鲍当也充分展示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敏感度和关注。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他试图揭示出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并为未来的繁荣祈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