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持上人
茂竹永和字,浣花天宝诗。
清江入舟楫,忍泪别僧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竹林见证了永恒的和美时光,浣花溪的水声仿佛吟唱着唐代的诗篇。清澈的江水流淌,涌入舟楫之中,离别之际,忍泪与僧侣告别。
去完善
释义
【茂竹】指王维的“隔水问樵夫”的故事,即其隐居于钟鸣鼎食的友人故宅之中。
【永和】指的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坛雅集——永和九年之会。王羲之等文人墨客共聚兰亭,留下《兰亭序》千古流传。
【浣花】是四川浣花溪的省称,杜甫曾居于此,创作了大量诗歌。
【天宝】是天宝年号的简称,这里指代唐朝时期。
【清江】指的是清江水,源自湖北宜昌的清江流域。
【舟楫】船桨。舟:船。楫:划船工具。
【别持上人】是对高僧的尊称,意即与持上人告别。
去完善
赏析
《别持上人》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告别时的情景。前两句“茂竹永和字,浣花天宝诗”通过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以诗歌传承文化的心愿。后两句“清江入舟楫,忍泪别僧持”则描绘了诗人在清江边为僧人送行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持上人》是南宋诗人张良臣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国家分裂,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张良臣身处在这个时代,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遇到了持上人,这位僧人不仅信仰坚定,还关心民间疾苦,常以诗歌劝勉世人。张良臣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别持上人》,以此表达对持上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张良臣通过对持上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持上人一样,关心民生,关爱他人,共同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