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像
函谷关头紫气浓,独教关尹喜相逢。
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载周家藏室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函谷关口,紫气浓郁,只有关尹喜能够遇见。为什么道德五千言的经典没有收录到周家的藏书阁呢?
去完善
释义
《老子像》:这是一首描述老子的诗歌,作者是宋代的张良臣。老子,即李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道教始祖”。
1. 函谷关:古关中四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因地处峡谷,所以称为“函谷”。这里是老子西行出关的地方,也是其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节点。
2. 紫气:在古代文化中,紫气象征着吉祥和高雅。这里形容老子的高尚品质。
3. 关尹喜:传说中是函谷关的守将,也是老子的弟子。他听闻老子来到函谷关,于是请教老子道德智慧。
4. 如何:表示疑问,为什么的意思。
5. 周家藏室:指周朝的国库藏书馆,这里是比喻,实际上老子学说并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重视。
去完善
赏析
《老子像》张良臣此诗描绘了道家先祖老子的形象及其与关尹喜的相遇情景,通过函谷关头的神秘紫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质疑:为何老子关于道德的五千言论述没有被周朝记载收藏?这一问突显了道家哲学的独立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古人的崇敬和感慨。总体而言,这首古诗借紫气和道德的文字探讨了道家思想的独立性和至高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子像》是南宋诗人张良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老子的形象和神韵,表现了作者对老子的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领悟,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张良臣生活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衰落,而道家思想则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发展。张良臣作为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他通过对老子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诗中,张良臣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老子的形象:“深衣大带皆经纶,道貌清羸见骨神”,表现了老子作为一个智者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他还通过“行歌冒雪归来日,震泽先生不可臣”的诗句,表达了对老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