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市道中

标题包含
梅市道中
连雨疏篷不耐关,修眉如失更晴悭。 越王故国无人问,艇子穿花自往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连续下雨使船篷稀疏无法抵挡风雨,就像失去了美丽的眉毛,渴望晴朗的天气。越王过去的都城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只有小船穿梭在花丛中自由往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连雨:连绵的阴雨。2. 疏篷:用稀疏的篷布制作的船帆,这里指小船。3. 不耐:无法忍受。4. 关:关门,此处指封闭的空间。5. 修眉:形容远山如美女的眉毛般细长优美,这里指青山。6. 晴悭:晴朗的天气难得。7. 越王故国:指古代越国的都城会稽,位于今浙江绍兴一带。8. 艇子:小艇。9. 穿花:穿行于花丛中。
去完善
赏析
《梅市道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意境。首句“连雨疏篷不耐关”中的“连雨疏篷”表现了江南雨季的特征,而“不耐关”则体现出作者厌倦世俗纷扰的心境。第二句“修眉如失更晴悭”通过比喻,将天空的乌云比作失去秀眉的美人,暗示出雨后天晴的美好景象。第三句“越王故国无人问”以越王的典故传达出一种落寞之感,表现出远离繁华、回归自然的愿望。最后一句“艇子穿花自往还”则是通过对渔舟穿梭于花海的景象描绘,展现了水乡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从雨中到雨后,再到最后的宁静画面,犹如一幅水墨画,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市道中》是宋代诗人张良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梅市道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时间:该诗创作于宋朝时期,具体年份无法考证。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探讨人生哲理,追求个人情操的抒发。 人生际遇:在这个时期,张良臣本人可能经历了一些人生起伏。他或许曾在官场得意,也可能曾遭遇挫折。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 时代背景:宋仁宗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文人墨客有了更多的机会施展才华,但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名利场的争夺。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良臣的这首《梅市道中》或许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