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汪尚书见访
黄叶声中接锦鞯,添丁篱落怪相牵。
归来剩欲从僧话,正掩楞伽曝背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的黄叶声中,家人为我准备好马匹,生了个孩子让篱笆看起来更怪了。回来想要和和尚们交流一下心得,却看见他们正在晒着太阳午睡呢。
去完善
释义
《谢汪尚书见访》张良臣:
【注释】
1. 黄叶声:指秋天树叶凋落的声响。
2. 锦鞯:用丝织品制作的马鞍垫,这里代指贵客。
3. 添丁篱落:指在篱笆旁边新出生的婴儿,这里用来形容家里增添了新的生命。
4. 怪相牵:表示惊讶,觉得奇怪。
5. 从僧话:与僧人交谈。
6. 正掩:刚好。
7. 楞伽:佛教经典《楞伽经》,这里代表僧人。
8. 曝背眠:晒太阳睡觉。
去完善
赏析
《谢汪尚书见访》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突然受到汪尚书的拜访。在黄黄的落叶声中,诗人接见了这位贵客,而他们谈得投机,以至于被篱笆旁的新出生的家丁误以为有好事发生。而当客人离开后,诗人想要找个和尚聊聊天,却发现他们正在晒太阳打盹。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汪尚书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宁静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汪尚书见访》是唐代诗人张良臣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贞观年间。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被称为“贞观之治”。
张良臣在贞观年间屡试不第,一生壮志难酬。他曾在《述怀》中写道:“不才甘自弃,天子岂知余。”表达了他对科举的失望和对命运的无奈。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写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诗歌,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人们以诗歌为寄托,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慨和理想,使这一时期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良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谢汪尚书见访》。通过对汪尚书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期望得到赏识的心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良臣的才情,也反映出贞观时期文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