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岩
闲携一壶酒,来对雪岩斟。
秋老瀑飞瘦,石寒云宿深。
坐无僧共话,行有鹤随琴。
此处尽不俗,令人生隠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带着一壶美酒,来到白雪覆盖的山间。秋天的瀑布显得有些消瘦,石头上的云朵似乎也加深了寒冷。没有僧人一起交谈,只有仙鹤伴随着我弹着琴。这里的一切都不那么世俗,让我产生了隐居的念头。
去完善
释义
《三岩》:即"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 闲携一壶酒:闲暇时带上一壶酒。
2. 来对雪岩斟:来到白雪覆盖的三峡边酌饮。
3. 秋老瀑飞瘦:秋天逝去,瀑布的水量减少变得纤细。
4. 石寒云宿深:寒冷的石头上,云雾停留得深沉。
5. 坐无僧共话:坐着没有僧人一起说话。
6. 行有鹤随琴:行走时有白鹤伴随着琴声。
7. 此处尽不俗:这个地方完全不像尘世。
8. 令人生隠心:让人产生隐居的念头。
去完善
赏析
《三岩》王琮这首诗歌以一幅宁静的诗画呈现在读者面前,透露出诗人在秋天里的独特感悟。诗人巧妙地运用“壶酒”、“雪岩”、“瀑飞”、“石寒”等景象和事物,使得画面的层次感极强,也富有动感。同时,通过“坐无僧共话,行有鹤随琴”两句描绘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这里的一切都不平凡,让人产生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既表现了秋天的景致,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岩》是南宋诗人王琮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江山秀美的景色和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晚期,这个时期是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的时期,虽然北方大片国土沦陷于金国,但在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仍然较为繁荣。
在这个时期,王琮是一位有抱负的文人,他游历名山大川,希望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胸怀,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游览三岩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三岩》。
同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对峙仍在继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矛盾较为复杂。然而,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矛盾,也为像王琮这样的文人提供了创作的环境和条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