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短亭过尽长亭到。未忍过征棹。天涯自是别离身。更折一枝杨柳、赠行人。
淮阴堤上残阳里,暮草连空翠。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短暂的休息过后是漫长的分别。
我不忍心离开。
在这个世界上,离别是常态。
请接受我为你折下的柳枝,代表我对你的祝福。
在淮阴堤上的夕阳中,野草连天,绿意盎然。
离别时的酒水总是显得苦涩而短暂。
就像流经我们之间的河水,各自向西向东,渐行渐远。

去完善
释义
1. 短亭:古时供行人休息的路边亭舍,后也用作饯别之地。
2. 长亭:指长亭外送别的地方。
3. 征棹:远行的船只。
4. 天涯:天边的意思,形容距离很远。
5. 淮阴堤:淮阴地区的水利工程。这里可能是借用地名,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
6. 一樽:一杯。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短亭过尽长亭到》一词中,作者晁端礼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描绘了离别场景中的景物与情感。在词的开篇,“短亭过尽长亭到”便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预示着离别时刻的到来。接下来,“未忍过征棹”表达了不舍之情,体现出依依惜别的情怀。
下阙中,“天涯自是别离身”则表达了对离别境遇的感慨,揭示了身处天涯的无奈与孤独。紧接着的“更折一枝杨柳、赠行人”展现出离别时特有的传统风俗,用折柳相赠的方式传递着祝福与牵挂。
末尾两句“淮阴堤上残阳里,暮草连空翠。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则描绘了夕阳下的别离场景,表现出离别的沉重与哀愁。“一樽别酒苦匆匆”表明临别的短暂时光使人倍感心酸,而最后的“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则以流水比喻各自的人生道路,意味着别离后各自独立的生活历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宋代著名词人晁端礼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46年左右,当时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在这个阶段,宋仁宗统治下的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民间的文化艺术活动非常活跃,为宋词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晁端礼作为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词人,自然受到了这个时代的熏陶和影响。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既有幸得以进入朝廷为官,又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到贬谪。这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人生的辛酸和对命运的感慨。
《虞美人》一词正是晁端礼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晁端礼的词风婉约,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