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渔钓非良业,相期逐姓名。
太平虽不仕,故旧岂无情。
七里林泉好,三公位貌轻。
片帆湍石下,谁不仰先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钓鱼并非正道职业,但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有名气的人。虽然在太平盛世不能出仕,但对老朋友还是有深厚的感情。七里外的山林泉水风景优美,但对于位居三公的高位来说,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在波涛汹涌中,驾驶小船逆流而下,有谁不对这位学者满怀敬仰之情呢?
去完善
释义
1. 渔钓:捕鱼钓鱼,指从事渔业活动。
2. 相期:相约,期待。
3. 逐名:追求名声。
4. 太平:社会安定、生活无忧的状态。
5. 不仕:不做官,指沈括未入朝为官。
6. 故旧:老朋友,这里指与诗人沈括志同道合的人。
7. 三公: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这里指朝廷的官员。
8. 位貌:职位与相貌,这里指官场地位。
9. 湍石:急流与礁石,这里形容湍急的水流和险峻的山石。
10. 片帆:一片风帆,指小船。
去完善
赏析
《钓台》一诗以沈括所描绘的“钓鱼”为主题,旨在通过一个看似平常的场景揭示诗人的志向和情操。
首联中,诗人指出“渔钓非良业”,暗示出自己并非仅仅追求安逸生活的隐士,而是有更高理想的贤才。“相期逐姓名”则表明了诗人期待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能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印记。
颔联中,诗人虽然生活在“太平”时代,但并没有选择步入仕途,这并不是因为他对功名毫无兴趣,而是因为他重视的是与故旧的真挚情感。这表明诗人重情重义,珍视亲友间的深情厚谊。
颈联中,诗人用“七里林泉好”表达了对于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三公位貌轻”则透露出他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在这里,诗人展示了他的洁身自好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品质。
尾联中的“片帆湍石下,谁不仰先生”,形象地描绘了沈括在激流险滩中仍然坚定地追求理想的情景。这不仅体现出诗人的坚定意志,还展现了他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令读者心生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居士,杭州钱塘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其诗词作品以优美自然著称。《钓台》是沈括的一首名作,以诗人的眼光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和钓鱼的高雅情操。
在公元1031年至1095年间,沈括身处北宋中期,这是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代。他以勤奋好学的态度,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成为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政治方面也有所作为,曾在多个地方担任过行政官员,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然而,沈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与朝廷权臣不合而被贬谪至江南地区。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亲身体验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在此背景下,他创作出了描绘江南美景的《钓台》一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