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延州柳湖 其三

标题包含
延州柳湖 其三
日暖闲园草半薰,不堪春兴蝶纷纷。 山烟梦松成微雨,关月帘纤出断云。 三弄倚楼喧晚操,六花分队驻新军。 终年不见江淮信,吟向胡笳永夜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温暖闲适的花园,青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春天是蝴蝶纷飞的季节,它们翩翩起舞让人无法忍受这勃勃生机的景象。山间的烟雾和梦境般的松树让人感受到蒙蒙细雨的气息,透过稀疏的云雾可以看到关山之上的月亮高悬。三层高楼的音乐声伴随着晚上的喧闹,六片花瓣如同队伍一样整齐排列着,似乎是新军正在驻扎。 常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看不到来自长江、淮河的消息,只能在夜晚的长笛声中,寄托无尽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延州:古代中国北方边境的一个地区,位于今陕西省北部。 2. 柳湖:沈括在延州时期所修的湖泊。 3. 日暖闲园:指阳光明媚的日子,适合在休闲花园中度过。 4. 草半薰:指春天的花草植物已经开始散发出香气。薰,意为香气四溢。 5. 不堪春兴:形容春天美好景象使人陶醉得无法承受。 6. 蝶纷纷:蝴蝶翩翩起舞,纷至沓来。 7. 山烟梦松:描绘山间的烟雾犹如梦境中的松树。 8. 微雨:轻柔的小雨。 9. 关月:边关地区的月亮。 10. 帘纤:指纤细的帘子。 11. 三弄倚楼:三弄,指古代音乐中的三个乐章;倚楼,站在楼上。 12. 喧晚操:形容夜晚时分音乐之声响彻四方。 13. 六花分队驻新军:描述雪花像分队的士兵一样飘落在新军驻地。 14. 江淮信:江南江北的来信。 15. 吟向胡笳:表示在胡笳声中低声吟咏。 16. 永夜:漫长的夜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诗人所在的延州柳湖的景色。开篇两句,“日暖闲园草半薰,不堪春兴蝶纷纷”,描绘了春天阳光温暖,花园里的花草散发出香气,引得蝴蝶翩翩起舞,令人陶醉于春天的气息之中。然而诗人的心情并非全然愉悦,“不堪春兴”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点无奈和感伤。 接下来的“山烟梦松成微雨,关月帘纤出断云”,写的是诗人在俯瞰远方的山水景色。山间飘渺的烟雾,仿佛是松树梦境中的景象,化作了轻柔的微雨洒落大地;而在关卡那边,一弯明月透过丝丝缕缕的云层,显得格外清朗。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力和人格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接下来的“三弄倚楼喧晚操,六花分队驻新军”,描绘了一幅喧闹的场景。在高楼上,有人演奏着热闹的曲子,而楼下则有六花纷飞的队伍驻扎在新军之中。这里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两句“终年不见江淮信,吟向胡笳永夜清”,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常年在外,无法得到家乡的消息,只能在夜晚听到悠扬的胡笳声,以此来慰藉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歌虽然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但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思和怀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延州柳湖 其三》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文学家沈括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75年左右,正值沈括担任延州知州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因博学多才而受到皇帝赏识,先后担任过多种职务,为国家治理、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也因其耿直的个性和直言不讳的谏言,使他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和打压。 在《延州柳湖 其三》这个时间点,北宋社会正处在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时期。自太宗时期开始,国家政治逐步走向成熟,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文化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然而,宋神宗在位时,由于推行新法改革,引发了朝野激烈的争论。在这一背景下,沈括作为支持新法改革的官员,虽然身居高位,却也受到了许多困扰和挑战。 这首诗表达了沈括身处复杂政治环境中的矛盾心情。一方面,他对国家的繁荣强盛充满信心和期待;另一方面,他又对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感到无奈和厌倦。通过描绘柳湖的美景,他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