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怀叟思归一诗留之
客子归期莫有期,地炉松火独吟时。
西山暮雨吹成雪,错拟杨花理钓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子归期未有期,火炉旁独自低吟。
西山傍晚的细雨变成了白雪,犹如杨柳絮般铺满湖面。
去完善
释义
1. 罗怀叟:诗人朱复之的友人,生平不详。
2. 思归:思念家乡,希望回家。
3.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罗怀叟。
4. 归期:回家的日期。
5. 莫有期:没有确切的日期。
6. 地炉:地下燃烧木炭的火炉。
7. 松火:松树燃烧产生的火光。
8. 独吟:独自吟咏诗歌。
9. 西山:中国各地都有西山,此处无法确定具体所指。
10. 暮雨:傍晚时分的小雨。
11. 杨花:杨柳的花,此处喻指雪花。
12. 理钓丝:整理钓鱼的丝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思归之情的诗词。诗中通过“客子归期莫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不定、离家在外的无奈与彷徨。同时,“地炉松火独吟时”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的夜晚,靠着地炉的火光,独自吟咏的场景。接下来的“西山暮雨吹成雪,错拟杨花理钓丝”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暮雨飘零如雪和柳絮般的杨花来暗喻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令人叹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罗怀叟思归一诗留之》,是南宋诗人朱复之的作品。朱复之生于南宋中期,其诗才横溢,但仕途不顺,曾担任幕僚一职。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怀和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金兵南侵、战事频仍之际。朱复之在战乱中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动荡。作为一位爱国文人,他渴望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罗怀叟思归一诗留之》,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朱复之以罗怀叟(即自己)的名义,表达了思归之情。通过对家乡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时代悲剧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朱复之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爱国文人在历史大变革中的痛苦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