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
倾城追逐艳阳天,上巳清明节序连。
桃李光阴足骀荡,湖山风月更鲜妍。
谷中答响飘新曲,波底妆光飏彩船。
迟日未西人已醉,绿杨柔弱舞秋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全城都在追逐阳光普照的日子,上巳节和清明节相连,时间过得很快。春光无限,桃花和李花满树灿烂,湖水与山色倒映出美丽的风景。在谷中传来悠扬的新歌,湖面波光粼粼,小船上的色彩更加鲜艳。太阳还未落山,人们已经陶醉在这片美景之中,看到嫩绿的柳树枝轻轻摇曳,如同舞蹈着的秋千。
去完善
释义
《游春》: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出游景象的诗词。作者是北宋诗人杨绘。
1. 倾城追逐艳阳天:倾城,指全城的人;艳阳天,指明媚的阳光。这句是说,全城的人都出来追逐美丽的春光。
2. 上巳清明节序连:上巳,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是古代的一个节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这句是说,上巳节和清明节接连在一起,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春光。
3. 桃李光阴足骀荡:桃李,指桃花和李花;光阴,指时间;骀荡,形容愉快的心情。这句是说,在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日子里,人们充分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
4. 湖山风月更鲜妍:湖山,指湖泊和山峰;风月,指风和月的美景;鲜妍,指鲜艳美丽。这句是说,湖泊和山峰在风和月的映衬下更加美丽动人。
5. 谷中答响飘新曲:谷中,指山谷之中;答响,指回声;新曲,指新的乐曲。这句是说,山谷中的回声伴随着新曲悠扬飘荡。
6. 波底妆光飏彩船:波底,指水波之下;妆光,指装饰的光彩;彩船,指彩绘的船只。这句是说,水波之下的装饰光彩映照在彩船上,显得格外美丽。
7. 迟日未西人已醉:迟日,指春天;未西,指太阳还没有落山;人已醉,指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这句是说,春天的时候,太阳还未落山,人们就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之中了。
8. 绿杨柔弱舞秋千:绿杨,指绿色的杨柳;柔弱,指轻柔的姿态;舞秋千,指玩秋千。这句是说,绿色的杨柳轻轻摇曳,就像在跳舞一样,人们在秋千上尽情玩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春的情景,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物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首句“倾城追逐艳阳天”描述了整个城市的人们都在享受明媚的阳光,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接下来的诗句则具体描绘了清明节和上巳节期间的景象,如桃李花盛开、湖光山色、悠扬的歌声和新妆的彩船等,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最后两句“迟日未西人已醉,绿杨柔弱舞秋千”则以人们陶醉在春光中的情景作结,强调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充分展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和人们的欢愉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春》是宋朝诗人杨绘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称为“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绘正身处繁华的汴京(今河南开封),他在此担任知州一职,负责管理政务和治理百姓。当时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人才辈出,名家云集。杨绘作为一名出色的文人墨客,亦受到时代的熏陶,致力于诗歌创作。
在这个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渐加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也愈发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杨绘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