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寄东坡
仙舟游漾霅溪风,三奏琵琶一舰红。
闻望喜传新政异,梦魂犹忆旧欢同。
二南籍里知谁在,六客堂中已半空。
细问人间为宰相,争如愿住水晶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仙境的小舟上随波荡漾,感受着溪风的轻拂,红色的船身上传来悠扬的琵琶声。听闻了新政策的施行所带来的喜悦变化,梦境与灵魂还在怀念曾经的欢乐时光。谁能想到曾经在南地汇聚的人物已经分散各地,那热闹的六客堂也已经空空如也。向人间仔细询问谁堪当相国重任,但愿能如愿以偿住在水晶宫那样美好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仙舟:即指苏氏的家船。
2. 霅溪:位于浙江北部的一条河流,流经湖州等地。
3. 三奏琵琶:指三次弹奏琵琶。
4. 一舰红:指船上红色的装饰。
5. 闻望:声誉,名望。
6. 新政:新的政策或制度。
7. 梦魂:梦中神思。
8. 二南籍里:指宋代州郡的户籍册。
9. 六客堂:位于乌程县的僧舍,苏轼曾在此设宴。
10. 已半空:已经去世了一半的人。
11. 细问:仔细打听。
12. 人间为宰相:意指朝廷中的宰辅之臣。
13. 争如愿住水晶宫:比喻向往神仙生活,希望在天堂宫殿居住。
去完善
赏析
《诗寄东坡》是宋朝诗人杨绘写给苏东坡的一首赞美诗。全诗表达出作者对东坡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在政治、文学领域的非凡成就的赞誉。
首联描绘了苏轼在霅溪游览的场景,他乘坐着仙舟荡漾在碧波之上,风吹动着船帆,一派悠然自得之态。同时,船上弹奏的琵琶声悠扬动听,使得整条红船更加引人注目。这里通过对苏轼游历环境的生动刻画,表达了对其才情与品味的赞美。
颔联提及苏轼的新政和过去的欢愉时光。尽管听闻他现在的声望颇高,人们对他的政绩颇有赞许,但作者仍然怀念与他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两句既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真诚情感,又反映出苏轼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力。
颈联则提到二南地区的才子们如今已不再那么引人瞩目,只有六客堂中的老朋友还在坚守着彼此之间的友谊。这里含蓄地传达出苏轼才华横溢,使其他文人相形见绌的事实。
尾联以问句作结,询问世人谁还能像苏轼那样有资格担任宰相一职,并对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僚们进行了讽刺。诗人通过描绘苏轼的超凡脱俗形象,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笔触优美,感情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寄东坡》是北宋诗人杨绘写给苏轼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是在公元1079年前后,即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期。在这一年里,苏轼因乌台诗案遭人诬陷,被朝廷降职并流放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在这个时间段内,杨绘与苏轼的交情甚厚。他们都是北宋中期的文人,志趣相投,时常互相交流诗歌创作。在苏轼遭遇困境时,杨绘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支持,并在《诗寄东坡》一诗中以独特的方式向苏轼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关心。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北宋王朝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引起了朝臣间的激烈争议,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与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展开了一场政治斗争。苏轼因其才华横溢、直言不讳的性格,成为两派争夺的对象,导致他一生多次遭受迫害和政治打击。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仍然保持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他的诗词作品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