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劫权

标题包含
劫权
对敌常观势,临机便得先。 安危心不动,杀活手能专。 勿以欺为行,须知劫是权。 旁人烂柯看,当局是神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对敌常观势:观察敌人的情况。 2. 临机便得先:在关键时刻就能占据先机。 3. 安危心不动:无论安全还是危险,心态保持平静。 4. 杀活手能专:能够准确地决定生死。 5. 勿以欺为行:不要欺骗别人。 6. 须知劫是权:要知道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 7. 旁人烂柯看:其他人看到的情况往往并不清楚。 8. 当局是神仙: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去完善
赏析
《劫权》一诗是中国古代诗人杨绘的一首五言律诗,主要表达了一种军事战略的深思熟虑和把握时机的智慧。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战争局势的分析,提出了在战争中要观察形势、把握时机、心态平和、行动果断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不要以欺诈行为作为行事准则,而要了解劫持权谋的真正含义。最后,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表达了对战场局势的理解,强调当局者能在复杂战争中作出正确决策的关键因素。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战争艺术和军事策略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劫权》是宋朝诗人杨绘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间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杨绘(1008-1058)担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朝政,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在《劫权》创作的年代,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各种艺术形式如诗歌、书法、绘画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官员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杨绘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正义和公平的呼唤。 杨绘本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后又因才学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他的诗作往往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公正的追求。在《劫权》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劫权”现象的揭露,表达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