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帘洞

标题包含
水帘洞
仙人开碧户,玉溜泻潺淙。 飞流散珠玑,洒落随天风。 三伏不知暑,有如水晶宫。 平生邱壑性,歌啸翠微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人打开绿色的大门,清澈的水如玉石般流淌着,发出潺潺的声音。水流溅起如珠宝般的雨滴,随着天风飘散在空中。即使是三伏天也不会感到炎热,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我生来就有欣赏山水美景的喜好,在这翠绿的山水之间尽情歌唱、欢呼。
去完善
释义
《水帘洞》是一首描绘山间瀑布美景的诗,作者是宋代的郑康佐。以下是诗中词句的注释: 1. 仙人开碧户:碧户指绿色的门。这里用仙人的形象来比喻山间的景色,寓意这里的美好景象仿佛来自仙境。 2. 玉溜泻潺淙:玉溜形容水流如同玉液一般纯净,潺淙表示水流声轻柔悠扬。这句诗描绘了瀑布流水的美妙景致。 3. 飞流散珠玑:珠玑指小珍珠,这里用来形容瀑布散落的细小水滴,表现水流之美。 4. 洒落随天风:天风指天空吹来的清风,这句诗表现了水滴随着风吹洒落的动态美。 5. 三伏不知暑: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身处这样的美景之中,感到清凉无比,几乎忘记了炎热的夏天。 6. 有如水晶宫:水晶宫是神话传说中龙王居住的宫殿,透明如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觉得眼前的景色犹如仙境般的美丽。 7. 平生邱壑性:邱壑性指对山水景色的喜爱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直以来都对山水景色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 8. 歌啸翠微中:歌啸指放声歌唱,翠微指青翠的山色。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美丽的山水间尽情歌唱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水帘洞》是一首描绘仙境景象的古诗。诗人郑康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这首诗的前两句“仙人开碧户,玉溜泻潺淙”,形象地描绘了水帘洞的神秘氛围,仿佛有仙人在其中居住,洞中流淌着如玉般清澈的水流。紧接着的三四句“飞流散珠玑,洒落随天风”,更生动地展现了瀑布飞泻的壮丽景色,水流在空中飘散如同珠玑,随风飘落,如梦如幻。 诗的后两句“三伏不知暑,有如水晶宫”,以仙境中的清凉之感反衬出俗世的炎热,使人向往不已。最后两句“平生邱壑性,歌啸翠微中”,则表达了诗人置身于此美景之中的喜悦,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帘洞》是明代诗人郑康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下面是我为这首诗歌创作背景的描述: 在明朝年间(公元1368-1644年),江南地区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聚集的地方,繁华的城市和美丽的山水吸引了无数诗人画家前来游历创作。郑康佐,一位生于江南地区的才子,从小就受到了故乡美景的熏陶,对水帘洞的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 郑康佐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官员,母亲则是一位擅长书画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郑康佐自幼便接触到了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并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然而,在他青少年时期,家乡却遭遇了战乱,他的父母不幸相继去世,这对郑康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他踏上了四处游历的道路,将所见所闻融入诗篇之中。 在这首《水帘洞》诗中,郑康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千条垂白练,一道挂青峰”,表现了水帘洞瀑布的壮观景象;“月下仙人立,云间隐士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故人的怀念之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康佐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诗篇之中,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