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祠
乘云朝太清,烟霞锁故宅。
逍遥十洲上,遂与人寰隔。
泉石独泠泠,遗灶粲朱碧。
欲追汗漫游,安得生羽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乘云来到太清境,烟霞弥漫旧居旁。
在十洲上逍遥行,与人间世界相隔。
泉水石头独立寒冷,遗留的古灶显得鲜艳夺目。
想要追随先贤遨游四方,如何能得到翅膀飞起来呢?
去完善
释义
《葛仙祠》:这首诗是诗人郑康佐写的一首描述神仙居住的仙祠的诗。
1. 乘云朝太清:“乘云”是指升天;“太清”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高的天空,这里指天宫。
2. 烟霞锁故宅:“烟霞”是一种自然景观,指山林间的雾气与阳光相映成霞的景象;“锁”指锁住、封锁;“故宅”指的是故居或旧居。
3. 逍遥十洲上:“逍遥”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十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十个海岛,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4. 遂与人寰隔:“遂”表示最后的结果;“人寰”指人世间;“隔”意为分离。这句诗是说,这些仙人最终与人间世界相隔绝。
5. 泉石独泠泠:“泉石”是指山泉水流和小石头的景象;“泠泠”形容清凉的样子。
6. 遗灶粲朱碧:“遗灶”是指留下的炉灶;“粲”表示鲜明、光亮;“朱碧”红色和绿色,这里指的是炉火燃烧时的色彩。
7. 欲追汗漫游:“欲追”表示想要追寻;“汗漫”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他游历四方,逍遥自在;“游”表示出游。
8. 安得生羽翮:“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生羽翮”是指长出羽毛和翅膀。这句话诗人表达自己渴望像神仙一样能飞起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葛仙祠的诗。诗人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仙境的壮观景象。“乘云朝太清”表达出仙人飘逸的神采;“烟霞锁故宅”形象地描绘了仙气缭绕的氛围;“逍遥十洲上”则表现了仙人在仙境中的自在生活;“遂与人寰隔”则是通过对比,突出了神仙世界与人间世界的巨大差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想象。“泉石独泠泠”、“遗灶粲朱碧”等诗句,用泉水、石灶等具体的物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仙境的神秘韵味。最后两句“欲追汗漫游,安得生羽翮”,表达出诗人对于长生不老、飘然成仙的美好向往。这首诗无论从主题还是表现手法上来说,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示了诗人对于仙境的丰富想象和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葛仙祠》是唐代诗人郑康佐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葛仙祠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葛洪仙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道家修炼的向往。
在公元8世纪的中国唐朝,道家思想盛行,许多文人雅士都热衷于求仙问道。郑康佐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文人,他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让他意识到,人生中的名利荣辱不过是过眼云烟。在这样的心境下,他来到了葛仙祠,希望能够从葛洪仙人的智慧和修行中得到启示。
葛仙祠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是一座祭祀葛洪的道观。葛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在道教史和医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郑康佐在葛仙祠参拜时,感受到了葛洪仙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这使得诗人不禁心生敬仰之情,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贞观之治的繁荣阶段,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然而,诗人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所吸引,反而选择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升华。这首《葛仙祠》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内心写照,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