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菩萨蛮

标题包含
菩萨蛮
彩旗画柱清明后。花前姊妹争携手。先紧绣罗裙。轻衫束领巾。 琐绳金钏响。渐出花梢上。笑里问高低。盘云亸玉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元膺,生卒年不详,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父李国伦曾任后唐颍州刺史。 初仕于后唐,担任保义郎,其后历任成德军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等。在后晋时,先后出任右谏议大...查看更多
你不怕一切的错
去完善

译文
彩旗飘荡,清明节后春意盎然。 姐妹们在花前争相携手共游。 大家先忙着穿上绣花罗裙, 用轻盈的衣衫束紧领口。 戴着手链的金镯轻轻作响, 慢慢走出花树丛。 笑声中询问身高胖瘦, 头发如云雾般飘逸,珠宝佩戴在发间。
你不怕一切的错
去完善
释义
1. 菩萨蛮:词牌名,源于古印度。 2. 彩旗画柱:描绘清明节时的景象。 3. 花前姊妹:在花前的姐妹们。 4. 先紧:指整理衣物的顺序,这里指先系好或整理好。 5. 绣罗裙:绣花裙子,指华丽的衣裙。 6. 轻衫束领巾:轻轻的衣衫,束紧领口。 7. 琐绳金钏:铜镯子,金丝编织的手饰。 8. 花梢:花朵的枝梢。 9. 盘云亸玉螭:形容女子头发的造型。
你不怕一切的错
去完善
赏析
《菩萨蛮》是唐代教坊曲名之一,李元膺的这首词描绘了清明过后,人们在花前争艳的景象。“彩旗画柱”描绘了清明后的环境,而“花前姊妹争携手”则体现了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华。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女子们的衣着打扮:“先紧绣罗裙。轻衫束领巾。” 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裙,腰间束着领巾,显示出青春与活力。 紧接着,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们手挽着手,行走在花丛中的情景:“琐绳金钏响。渐出花梢上。” 这句词以金钏的响声为线索,引导读者关注那些逐渐走出花梢的女子们。 最后两句“笑里问高低。盘云亸玉螭。” 则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展现了女子们在相互比较中,寻找自我定位的场景。“盘云亸玉螭”意为头发高耸如云的下垂状,象征着女子们的高傲与自信。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人物、景物、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示了清明后人间繁华的景象,以及女性争艳的场景,展现出宋代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
你不怕一切的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李元膺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争相赋诗,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篇章。李元膺作为这个时期的诗人,其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李元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他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波折。他曾投身军旅,为国家效力,但在战争中被俘,历经磨难才得以脱身。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北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生活困苦,官员腐败严重。李元膺目睹了这些现实问题,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种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后人所推崇。
你不怕一切的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