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忆 忆饮

标题包含
十忆 忆饮
绿蚁频催未厌多,帕罗香软衬金荷。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元膺,生卒年不详,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父李国伦曾任后唐颍州刺史。 初仕于后唐,担任保义郎,其后历任成德军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等。在后晋时,先后出任右谏议大...查看更多
天吃帝
去完善

译文
绿蚁常常催促不要厌烦太多,帕罗和金荷香气相互映衬。 任凭春衫沾染酒水也无妨,眼波间自有别样的风韵。
天吃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绿蚁:原指新酿的酒,此处代指美酒。 2. 频催:频繁地催促。 3. 帕罗:丝织品的一种,这里指的是酒杯的承托物。 4. 衬金荷:用荷叶状的器物盛酒。 5. 从教:任从,听凭。 6. 弄酒:饮酒。 7. 春衫:春天的衣衫。 8. 涴:染污。 9. 别有风流:另有风味或特点。 10. 上眼波:看对方的眼神。
天吃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十忆·忆饮》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饮酒画面。首句“绿蚁频催未厌多”中的“绿蚁”是古代酒的别称,诗人以此来形容酒的醇厚。同时,“频催”一词表现了人们不断斟酒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在宴会上的豪爽与欢畅。 第二句“帕罗香软衬金荷”中,“帕罗”是一种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场景,展现了繁华盛世的景象。而“金荷”则是对酒杯的描绘,寓意着宴会的豪奢气氛。 第三句“从教弄酒春衫涴”,意味着诗人并不在乎自己的衣服是否因为喝酒而沾湿,显示了诗人豪迈不羁的气质。 最后一句“别有风流上眼波”,诗人用“风流”来形容饮酒时人们的眼神交流,暗示了人们在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和彼此欣赏的融洽氛围。
天吃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忆·忆饮》是北宋文人李元膺所创作的词作,流传于世的仅有这一首。李元膺生卒年不详,在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家活跃的时期,他同样受到苏轼的推崇,但他们并没有在同一时代出现,因此不太可能有直接关系。李元膺属于江湖游士一类的人,他的生平事迹无详细记载,只留下了这首词和“不群”的名声。 词中提到“争如江上白衣”,可以推测出,此时的李元膺可能已经远离朝廷,过上了恬静自得的生活。结合词的写作技巧来看,李元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他的作品既有豪放之气又有婉约之情。总的来说,《十忆·忆饮》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眷恋和回望,又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天吃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