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忆 忆行
屏帐腰支出洞房,花枝窣地领巾长。裙边遮定鸳鸯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帷帐低垂,笼罩着洞房,鲜花般的花瓣儿在轻轻颤动。裙子的边缘遮掩着一对鸳鸯(比喻新人),只有那如金莲般的脚步,散发出阵阵幽香。

去完善
释义
1. 屏帐:屏风与帐幕。
2. 腰支:古人将身体分为“腰”和“肢”两部分,“腰支”是腰部到下肢的总称,这里代指人。
3. 洞房:新房。
4. 花枝:指鲜花。
5. 窣地:指物体落地时发出的轻微响声。
6. 领巾:古代头巾名,如“交领”。
7. 裙边:裙子边缘。
8. 鸳鸯小:像鸳鸯一样小巧的一对东西。
9. 金莲:佛教名词,此处借指女子的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屏风、帘幕映衬着华丽的卧室,鲜花低垂,女子的衣领拖得长长的。她的裙子遮住了小小的鸳鸯图案,只有脚下那双金莲鞋步步生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优雅的风貌和姣好的体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忆·忆行》是宋代词人李元膺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正值宋朝的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云集,文化繁荣,词这一文学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李元膺,生卒年不详,他的生平事迹流传甚少。据现有资料可知,他曾担任过官职,后因故辞官,归隐田园,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人生哲理的词作。
在李元膺创作《十忆·忆行》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对安逸。然而,这个时代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危机。一方面,由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许多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追求物质享受,导致道德沦丧。
在这种背景下,李元膺辞官归隐,以田园生活为寄托,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他在《十忆·忆行》中通过对行旅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江城子》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