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忆 忆坐
椅上藤花阚面平,绣裙斜绰茜罗轻。踏青姊妹频来唤,鸳履贪弓不意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椅子上,藤蔓上的花朵呈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那裙子是用鲜艳的丝线精心缝制的,轻盈地随风摆动。一群姐妹们正邀请我一起去踏青,我不想辜负她们的盛情,穿上鸳鸯鞋,便跟随她们一起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注:1. "藤花"指的是爬藤植物的花朵。2. "阚面"意为露出面部。3. "绣裙"指的是绣花裙子。4. "茜罗"是指茜草科植物制作的红色布料。5. "踏青"指春季出游。6. "姊妹"指姐姐或妹妹。7. "频"指多次。8. "唤"指呼唤。9. "鸳履"指有鸳鸯图案的鞋子。10. "贪弓"指拖延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十忆·忆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户外踏青时的所见所闻。诗中的“藤花”、“绣裙”、“茜罗轻”等词句,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繁花似锦的景象,以及少女们身着华丽衣裳、嬉戏游玩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达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忆 忆坐》是宋代著名词人李元膺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18年前后,正值宋朝中期。在这段时间里,李元膺经历了从政坛的显赫地位到归隐田园的心路历程。
在宋代,士大夫阶层普遍推崇文雅之风,诗词歌赋在当时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李元膺虽然曾担任地方官员,但他一生热爱文学,尤其擅长诗词。在他的宦海生涯中,他看到了许多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由于对政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李元膺逐渐淡出政坛,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如《十忆》系列词作。这些词作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李元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十忆 忆坐》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宋代文人崇尚文雅的风气以及李元膺本人在仕宦沉浮中对人生的反思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