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天上粉云如扫。放小楼清晓。古今何处想风流,最潇洒、龙山帽。
人似年华易老。且芳樽频倒。西风于我更多情,露金靥、篱边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粉色云朵如同被清扫过一般清新。清晨时分,小楼显得格外宁静。古往今来,何处才是展现风采的绝佳之地?那便是龙山的风光了,那里的帽子堪称最潇洒的象征。
人们总感慨时光催人老。不如尽情地斟满美酒,享受这美好的时刻。西风吹拂,似乎对我更加关爱。你看,那金灿灿的花朵在篱笆边笑得多么灿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粉云:天空中颜色淡薄的云层。
2. 小楼:诗人自指自己的住所。
3. 风流:风度翩翩的样子,这里指诗人在悠然自得地度过时光。
4. 龙山帽:古代的便帽,传说楚文王曾在龙山设宴款待孟轲,帽子被风吹落在地,孟轲顺手戴在头上,后来人们称这种帽子为“龙山帽”。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洒脱不羁。
5. 人似年华易老:这句表示诗人感慨时光飞逝,人生无常。
6. 芳樽频倒:频繁地饮酒以排解心中的忧愁。
7. 西风:秋风,常用来形容肃杀的时节或离别的伤感。
8. 金靥:金色的花蕾,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菊花。
9. 篱边笑:指菊花在篱笆旁绽放,给秋天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一落索》描绘了一幅秋日美景图,展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天上粉云如扫。放小楼清晓。”首句以天空中的粉色云朵比喻出秋天的宜人景色,仿佛扫除了一切的烦恼和忧虑,让人心旷神怡。同时,这美丽的景色也让小楼显得更加宁静祥和。
“古今何处想风流,最潇洒、龙山帽。”次句通过古人的风流韵事,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龙山帽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在登山游览时所戴的一种头饰,象征着他们的风度翩翩。
“人似年华易老。且芳樽频倒。”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华易老,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老去。因此,作者认为应该尽情享受当下,频频举杯,让美好的时光留在心间。
“西风于我更多情,露金靥、篱边笑。”末句中,西风象征着秋天,而金靥则是指菊花。作者借这两样景物传达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尽管秋天有些萧瑟,但篱边的菊花却笑得如此灿烂,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落索》是宋代词人李元膺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也就是宋朝初年到北宋末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陈桥兵变、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等。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李元膺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词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性格孤傲,不愿随波逐流,最终选择辞官归隐。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词作具有一种超脱世俗的韵味,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关注。
在《一落索》这首词中,李元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他以“一片花飞减却春”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花朵凋零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接着,他以“莺语匆匆”来比喻人生的忙碌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他以“花落长川水不流”来表达自己对生命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