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寿阳曲·烟寺晚钟

标题包含
寿阳曲·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僧禅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马致远生活于元世祖至元时期到元仁宗时期,在科举落第后,转而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他是元代前期...查看更多
迷妹Chloe...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烟雾弥漫,古老寺庙显得格外宁静,临近黄昏时分,礼佛的人们渐渐散去。随着西风吹过,晚钟敲响了三、四下,这又是如何使僧侣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呢?
迷妹Chlo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寿阳曲:曲牌名,属北曲黄钟宫。 2. 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3. 寒烟细:寒烟的形象细腻。 4. 古寺:古老的寺庙。 5. 礼佛:向佛像表示敬意的一种宗教仪式。 6. 顺西风:顺着西风吹来的方向。 7. 晚钟:傍晚时分敲击的钟声。 8. 三四声:指钟声的次数。 9. 怎生:怎样、如何的意思。 10. 教:使、让的意思。 11. 僧禅定:僧人通过禅修达到心境平静、专注的状态。
迷妹Chloe...
去完善
赏析
《寿阳曲·烟寺晚钟》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在傍晚时分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首句“寒烟细,古寺清”展现出一幅古朴清幽的画面:淡淡的烟雾弥漫在山间,古老的寺庙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静谧。这里的“寒烟”和“古寺”并非实指,而是用以营造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宁静致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近黄昏礼佛人静”点明了时间背景,也暗示出寺庙里的人们此时正在虔诚地礼佛,心中充满敬仰与敬意。这一句中的“静”字既是指环境之静,更是指人们心境的平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僧禅定?”则借钟声的传递,进一步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西风徐来,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林之间,让人不禁思考如何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迷妹Chlo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寿阳曲·烟寺晚钟》是元杂剧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创作于元代中期,时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剥削使得民生疾苦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致远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与世事纷争保持距离,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人生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元朝社会中,汉族文人并不受重视,地位较低。因此,作为汉人的马致远在政治舞台上的施展空间有限,甚至一度陷入困境。然而,正是这种压抑的社会环境激发了马致远的创作激情,他将生活经历融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元代的文学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从诗词歌赋到散文小说,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阔,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这与当时文人墨客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相吻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马致远的作品脱颖而出,成为元杂剧中的一股清流。
迷妹Chlo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