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鄱阳黎祥仲 其一
长镵白木柄,茫茫走天涯。
宁知屋角松,流膏藏龟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长的铁锹白木手柄,漫无目的的在广阔的世界中行走。
却没想到在屋角的松树下,有如糖浆般浓郁的树脂隐藏着鬼魅般的龟和蛇。
去完善
释义
1. 长镵(chán):一种铁锹,这里指挖掘的工具。
2. 白木柄:白色的木头做的手柄。
3. 茫茫:广阔无边。
4. 屋角松:屋子角落的松树。
5. 流膏:流动的膏脂,这里比喻松树分泌的树脂。
6. 藏龟蛇:藏着乌龟和蛇,这里指有药材隐藏在松树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流浪天涯的侠义之士的形象。诗歌中的“长镵白木柄,茫茫走天涯”,意味着这位英雄带着简单的装备,勇敢地在漫无边际的世界里闯荡。而接下来的“宁知屋角松,流膏藏龟蛇”则寓意着这位英雄的坚韧与毅力,即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寻找到生存的力量。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流浪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答鄱阳黎祥仲 其一》是明代诗人张洪在公元1450年左右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段时间正值明朝成化年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复苏,文人墨客们得以潜心于诗歌创作。然而,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百姓生活困苦,为诗人提供了不少素材。
诗人张洪出身贫寒,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才华获得了一定的声望。他与鄱阳的黎祥仲交情甚好,时常一起探讨学问,互相切磋诗词。这首《酬答鄱阳黎祥仲 其一》正是两人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之作。
在这首诗中,张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矛盾的忧虑,以及对黎民百姓的同情。总之,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张洪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