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甘蔗洲
晓起东风恶,晴岚忽变昏。
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
钲鼓遥知寨,桑麻略辨村。
雨来无准则,容易湿柴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起来,东风凛冽,好天气突然变得昏暗。船只随着山势流动,雾气和水交融在一起。远远地就能听到寨子里的锣鼓声,还能依稀辨别出村落和田间的桑麻。这场雨来得没有规律,稍不注意就会打湿柴门。
去完善
释义
甘蔗洲:甘蔗种植区;
去完善
赏析
《晓起甘蔗洲》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色的诗,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出甘蔗洲的自然与人文景象。诗歌开头用“晓起”点题,写东风之恶,暗示环境的恶劣;紧接着描绘了“晴岚忽变昏”的景象,表现环境变化的快速与无常。
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船只在水面上行走的画面,同时也展现出甘蔗洲水域宽阔、雾气弥漫的特点。
第五句和第六句通过“钲鼓遥知寨,桑麻略辨村”,传递出作者在远处听到鼓声,透过薄雾看到山村的信息,揭示了甘蔗洲一带有人居住、有军事防御设施的事实。
最后两句“雨来无准则,容易湿柴门”,表达出春雨的无常和易湿的特点,同时暗示作者在此地的生活或旅行可能并不顺利。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甘蔗洲环境和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自然与人文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起甘蔗洲》是南宋诗人巩丰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田园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9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数十年。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北方领土丧失,南方地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这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带有明显的南方特色。
在创作这首诗时,巩丰正处于人生的成熟阶段,他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杜甫、陆游等现实主义诗人的影响,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中的“甘蔗洲”是指一个种植甘蔗的地方,巩丰通过描绘这里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