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午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重午二首 其二
苦疮战马倦风沙,伏枥无心万里赊。 老去手风从妇展,愁来背痒倩儿爬。 人情反复好生羽,世味差殊嗜食痂。 一卷方书初读罢,小窗惊怪日西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漫长的岁月里,勇敢的马儿饱受战争磨难,虽疲惫却从未停歇。如今已年老的它,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再踏上万里的征程。手脚迟缓的老马不再独立生活,只能依靠女人和孩子们的照顾。世人之间的交往总是善变无常,犹如羽翼间的羽毛;世间的百味杂陈,又如同吃东西时的甜酸苦辣。读完一卷医书,忽觉窗外阳光渐落,时光消逝得如此迅速。
去完善
释义
1. "苦疮战马":指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与战马。 2. "风沙":指战争环境恶劣,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3. "伏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中的诗句,这里借指自己虽老而仍忧国之心。 4. "万里赊":比喻距离遥远,无法立刻到达。 5. "手风":手的功能或技能。 6. "从妇展":向妻子展示。 7. "背痒":身上发痒。 8. "倩儿爬":请孩子们帮忙挠痒。 9. "人情反复":表示人际关系变幻莫测。 10. "好生羽":因反复无常变得圆滑。 11. "世味差殊":指人生百态,酸甜苦辣。 12. "嗜食痂":形容喜欢尝试不同的事物。 13. "一卷方书":一本医学书籍。 14. "小窗惊怪":窗外景象让人惊奇。 15. "日西斜":太阳即将落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战争与人生百态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以战马为喻,描绘出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以及战士们的疲惫心态。"伏枥无心万里赊"表现出战士们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己老年生活的描述,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人情反复好生羽,世味差殊嗜食痂"则揭示了人情的冷暖和社会的风俗变化,体现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最后,诗人通过"一卷方书初读罢,小窗惊怪日西斜"表达了自己读书求知的渴望以及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午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抒怀之作,创作于公元1156年。此时正值南宋王朝的初期,南宋皇朝立足江南,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社会动荡。诗人身处其中,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和使命。 方一夔在诗人的生涯里,曾任过一定的官职,但他因不满现实而选择辞官回乡。在闲暇之余,他观察民间生活,关注民生疾苦,用诗歌来表达他的忧虑和期待。因此,在《重午二首》这组诗篇中,他以端午节为契机,表达出对民间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和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之心。 在同一时期,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不断。北方的金国势力逐步南侵,国内的政治局面更是纷繁复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到抗金救国的行动中,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方一夔的这首《重午二首 其二》正是以含蓄的艺术手法传达了这种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