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其三
南山有孤松,夭矫苍龙质。
亭亭耸华盖,清风自永日。
珍重栋梁材,甘心跧崖石。
梓匠持规矩,大器匪易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山有一棵孤独的松树,它的形态像苍龙一样蜿蜒曲折。它傲然耸立在那里,好像支撑着一片华丽的伞盖,轻柔的微风和阳光每天都在那里流连。这株松树有着珍贵的材质,可以成为建筑中的栋梁之材,但是它宁愿生活在岩石和山崖之间。木匠们拿着规尺来度量,想要把它制成一件大器,但是这样的品质并非轻易可得。
去完善
释义
1. 南山:指南面的山,这里具体指诗人在自己居所看到的山。
2. 孤松:孤独的松树,这里强调松树的孤独感,因为周围没有其他同类。
3. 夭矫:形容松树枝繁叶茂,像龙一样。
4. 苍龙质:这里比喻松树的性质坚韧,就像苍龙一样强壮。
5. 亭亭:形容松树挺拔的样子。
6. 华盖:这里指松树茂盛的树冠,像华盖一样覆盖在树干上。
7. 清风:清爽的风,这里形容松树所处的环境非常舒适。
8. 永日:永久的阳光,这里形容松树每天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9. 珍重:珍视,看重。
10. 栋梁材:优质的木材,这里比喻松树的材质优良。
11. 甘心:情愿,愿意。
12. 跧:弯曲,这里形容松树弯曲生长的状态。
13. 崖石:陡峭的山石,这里指松树生长的地方。
14. 梓匠:木匠。
15. 规矩:木工工具,用于测量和切割木头。
16. 大器:贵重的物品,这里比喻松树是大材。
17. 匪:非,表示否定。
18. 易得:容易得到,这里形容松树的珍贵。
去完善
赏析
《杂兴 其三》是一首描绘南山孤松的咏物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孤松比喻成夭矫苍龙,赋予了它以龙的品质和形象。同时,通过“亭亭耸华盖”以及“清风自永日”等诗句,生动地刻画了孤松独立挺拔、在风中摇曳的形象,以及其宁静致远、洒脱自然的品质。接下来的两句“珍重栋梁材,甘心跧崖石”则表现出诗人对孤松作为珍贵木材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孤松宁愿安于贫瘠的崖石之上的淡泊心态。最后,“梓匠持规矩,大器匪易得”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能工巧匠发掘、雕琢大器的期待,也寓含着成就大事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难的人生哲理。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悠远,抒发了作者对孤松精神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兴 其三》是南宋诗人程垣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和诗人在此间的闲适生活。
程垣,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中晚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国家政治腐败,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程垣也选择了远离尘嚣,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南宋后期,此时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金兵屡屡南下侵犯。尽管局势紧张,但程垣却在自己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安宁与快乐。他在诗歌中描绘了春天田野的美景,如绿树、桃花、柳絮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