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项季约赴成都钤干呈洪倅

标题包含
送项季约赴成都钤干呈洪倅
辟奏来从旧所知,蜀天万里去嫌迟。 青油幕建元寮贵,锦领首参小校随。 千古泪痕诸葛事,十分行色杜家诗。 益州别驾如相问,为说思君草檄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讲述了诗人与故友相会以及他们谈论诸葛亮的往事,并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全文如下: 昔日相识之人来到我的身边,虽然距离遥远但相见恨晚。 油幕下的元寮议事厅里聚集着尊贵的人们,簇拥着锦缎衣领的小校依次列席。 回忆起千年前的诸葛亮留下的泪水痕迹,他的事迹仍然令人感慨万分。 杜家的诗篇记录了他们的行动和风采,流传后世。 在益州分别之际,你若问起我,我会告诉你,我一直思念着国家大事,起草檄文。
去完善
释义
1. 辟奏:指聘请或征召的文书。这里指被任命或邀请任职。 2. 蜀天:四川的天空,代指四川地区。 3. 青油幕:青色油布制成的帐幕,古代军队用作军事指挥部。这里指军中高级将领的职位。 4. 元寮:即元老,年高德劭的老臣。这里泛指朝廷大臣。 5. 锦领:用锦缎制作的官帽,这里借指官员。 6. 小校:低级武官。这里指陪同项季约上任的小军官。 7. 诸葛事:指诸葛亮的事迹,这里特指“三顾茅庐”等典故。 8. 杜家诗:指杜甫的诗篇,这里特指描绘成都及蜀地风光的诗歌。 9. 别驾:官职名,负责巡察地方政务,相当于现代的专员。 10. 如相问:如果有人问起。 11. 思君:思念君王,这里指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12. 草檄:起草公文,这里指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
去完善
赏析
《送项季约赴成都钤干呈洪倅》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和对友人在新环境中的期待与祝愿。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首先,诗人以“辟奏来从旧所知,蜀天万里去嫌迟”开篇,表达了友人远赴成都担任官职的消息,以及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这里的“嫌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时光能慢一些,让相聚的时光更长一些。 接着,诗人用“青油幕建元寮贵,锦领首参小校随”描绘了友人在新环境中的地位和职责。这里通过对友人职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新环境中能有良好表现的期许。 然后,诗人以“千古泪痕诸葛事,十分行色杜家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待。这里通过引用诸葛亮和杜甫的故事,寓意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像他们一样有所作为,取得成就。 最后,诗人以“益州别驾如相问,为说思君草檄时”结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祝愿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够一切顺利。这里通过“思君”和“草檄”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友人在新环境中有所作为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项季约赴成都钤干呈洪倅》是南宋诗人戴栩在公元1159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是为了送别好友项季约而作,此时他即将启程前往成都担任钤干一职。 在南渡之后,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然而,诗人戴栩所在的温州地区地处边境,受到金国侵扰的风险较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地方官员需要选拔贤能之士来加强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因此,项季约被选为成都钤干,负责当地的军政事务。 在此时期,戴栩与项季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度过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共同见证了家国之痛的沉重。然而,项季约此次离去,意味着他们的相聚时光将变得更加珍贵。于是,戴栩以这首送别诗寄托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对挚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