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游桃李村分韵得春字
东风吹我出城闉,邂逅相逢得可人。
踏雨先从沙路稳,怯寒更觉酒壶亲。
江山有意如违俗,桃李无心亦自春。
便可名为锦绣谷,匡庐东望隔烟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轻拂把我带出了城市,在偶然的相遇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踏着湿润的沙路稳步前行,酒壶的温暖让我们暂且忘记了寒冷的侵扰。这美丽的江山仿佛也蕴含了不俗之气,而桃李虽然无意却也在春光里绽放自我。这样的地方,简直可以称之为锦绣之谷,远观庐山,烟雾缭绕,恍若仙境。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即春风,这里指春天温暖的风。
2. "城闉":古代城市的主要入口。这里指的是城镇的大门。
3. "邂逅相逢":偶然遇见的意思。
4. "得可人":遇到合心意的人或事。
5. "踏雨":冒着雨行走。
6. "沙路":沙滩上铺成的道路。
7. "怯寒":感到寒冷害怕。
8. "酒壶":装酒的容器。
9. "锦绣谷":比喻美丽的景色。
10. "匡庐":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友人在春光中的游赏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致和愉悦的相聚心情。首联用“东风”、“出城闉”营造出盎然生机的气氛,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会的喜悦;颔联借“踏雨”、“怯寒”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特点,同时传达出游人享受友情的温暖;颈联巧妙地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江山”、“桃李”人的感情,深化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感受;尾联则借“锦绣谷”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舒畅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层次分明,抒情婉转,犹如一幅清新自然的江南春景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二十九日游桃李村分韵得春字》是南宋诗人李壁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二月二十九日,正值农历春季。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李壁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在前一年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成为了一名朝廷官员。然而,此时的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一方面,金国对南宋的侵略日益严重,边境局势紧张;另一方面,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朝野纷争不断。
在此背景下,李壁以他的才学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民生。他以游桃李村为契机,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关切。这首诗歌抒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当时南宋社会的历史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