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看云体
上有悬石崖,下有滑石道。
中有观空人,容颜半枯槁。
坐息穷年岁,抱此希世宝。
虽然欠奇俊,尘翳已一扫。
或云大道初,不剩亦不少。
用力勤修为,苦辛坐中老。
新州有樵人,此意极了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顶有险峻的石壁,山脚下则是光滑的石板路。
在这中间有一位看破红尘的人,他的面容已经显得有些憔悴和疲惫。
他在这里修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守护着那珍贵无比的宝贝。
也许这样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奇妙迷人,但那些世俗的烦恼早已被他抛在了脑后。
又有人说,这是修行之路的开始,没有什么多余的也没有缺少什么。
只要勤奋努力的去修行,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艰辛困苦也在所不辞。
在新州有一个砍柴的人,他完全理解并接受了这样的想法。
去完善
释义
1. 悬石崖:指高峻陡峭的悬崖。
2. 滑石道:指坡度很陡的小路或者山路。
3. 观空人:这里指修行之人,常常观察事物的变化以及领悟佛教的空性。
4. 容颜半枯槁:形容修行人的面容已经变得憔悴。
5. 坐息:佛家的一种修炼方式,即静坐冥想。
6. 希世宝:稀世的珍宝,这里比喻难得的觉悟。
7. 尘翳:尘土蒙蔽,此处指的是世俗的烦恼。
8. 大道初:指的是领悟大道的开始。
9. 不剩亦不少:意为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10. 新州:古代的州郡名,这里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具体是今天的哪里需要结合全文判断。
11. 樵人:以砍柴为生的人。
12. 此意极了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意境已经非常的清晰明了。
去完善
赏析
《用看云体》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观察“云”的过程中所引发的思考。首先诗人通过对“悬石崖”和“滑石道”的描述,形成了一幅充满险峻景色的画面,这也象征着人生的曲折。然后他通过描述“观空人”的形象,表现出那些追求真理、超脱尘世的人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接着他揭示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代价:长时间的坚持和自我牺牲,即使生活艰辛,他们依然能守住心中的信仰。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即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便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揭示了“大道”的至高境界。最后,诗人以“新州有樵人”为例,再次强调了这一观念。整首诗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看云体》是南宋诗人赵崇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赵崇嶓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人生际遇颇有些曲折。他在朝廷任过职,但因对政治现实不满而选择辞官回乡。在这段时期,他寄情山水,关注民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自然景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感情,从而创作出像《用看云体》这样的佳作。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了隐逸山林,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赵崇嶓正是其中的一员,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