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卢使君赴夔州

标题包含
送卢使君赴夔州
铙管随征旆,高秋上远巴。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 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军乐器的陪伴下,跟随队伍出征,进入秋天的远方。白色的波涛与雾气、雨水交织在一起,青山绿水间矗立着断桥和摇曳的芦苇。倚靠着靠背椅,双眼凝视前方,远处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在治理地方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知晓民间的变化,这就像坐上华丽的马车,了解世间万象。
去完善
释义
1. 铙管:古代军中乐器,这里指代军队出征。 2.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卢使君。 3. 夔州:唐代州名,位于今重庆奉节一带。 4. 白波:白色的波浪,这里指江水。 5. 青壁:青绿色的峭壁。 6. 蒹葭:一种水草,这里泛指水边。 7. 凭几:靠在几案上,这里指悠闲的样子。 8. 万井:形容地方繁华。 9. 画轮车:装饰华丽的车子,这里指卢使君乘坐的车子。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铙管随征旆,高秋上远巴”。此句以“铙管”和“征旆”描绘出卢使君离开时的盛大场面,凸显其庄重、威严的形象;“高秋”点明季节正值深秋,同时也暗含离别的意味。 颔联:“白波连雾雨,青壁断蒹葭”。这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白波”和“雾雨”暗示道路艰难,而“青壁”与“蒹葭”则表现了地形之险峻。 颈联:“凭几双瞳静,登楼万井斜”。此处表现出卢使君的稳重气质,他静静地坐在车中审视一切;当他登上高楼时,眼前的城市景象又让他感受到国家政治的影响力。 尾联:“政成知俗变,当应画轮车”。最后一句寄托了诗人对于卢使君治理一方的期望,他希望卢使君能够成功施政,改变风俗,为民谋福,成为载入史册的英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卢使君赴夔州》是一首创作于晚唐时期的送别诗,由诗人刘驾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当时正值社会动荡、藩镇割据的乱世时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 在刘驾创作这首诗歌时,他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任县尉、主簿等职,但仍然壮志难酬。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关注民间疾苦,写下了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作品。 在晚唐时期,由于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地方藩镇势力的崛起,使得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驾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在《送卢使君赴夔州》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希望卢使君能在夔州地区造福百姓,实现自己的抱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