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冀北春望

标题包含
冀北春望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 旷然万里余,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望燕赵大地,春天正繁荣在两河之间。 一片宽阔的景象延伸到了万里之外,大海的边缘已经看不到山脉。 雨后森林湿润清新,烟雾散去后绿色的原野显得宁静悠闲。 询问家乡在何处,只能目送着白云远去。
去完善
释义
1. 冀北:古代地名,大致在今天的河北地区; 2. 春望:春季的景物或景象; 3. 崔湜:唐代著名诗人,字敬友,清河东武城人; 4. 燕赵:指古代的燕国和赵国,主要区域包括今河北省一带; 5. 两河:此处指流经今北京、天津之间的滹沱河和洨河; 6. 旷然:形容视野开阔的样子; 7. 际海:靠近海边的地方; 8. 青林:绿树成荫的地方; 9. 润:滋润,湿润; 10. 烟空:烟雾弥漫的空间; 11. 绿野:绿色的原野; 12. 闲:悠然自得; 13. 问乡:询问故乡在哪里; 14. 处所:地方; 15. 目送:用眼睛送别; 16. 白云还:比喻归隐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冀北春望》是初唐诗人崔湜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色和感慨乡思的五言诗。首联“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描述了在冀北地区回望燕赵之地,春天的气息在两河之间弥漫。这里的“两河”指的是黄河与滹沱河,显示出春天的生机盎然。颔联“旷然万里余,际海不见山”,表达了诗人站在广阔的平原上,极目远望,直至天际的大海都看不到山脉的壮观景象。颈联“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通过对雨后湿润的树林和烟雾缭绕的绿色原野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尾联“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表达了诗人询问家乡所在之处,却只能望着飘散的白云,徒留无尽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广阔的视野、优美的景色和深沉的乡情为主题,展现了崔湜对于自然和人文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冀北春望》是唐代诗人崔湜的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公元712年-756年),此时正值唐朝盛世,国家繁荣昌盛。 崔湜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但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地方官员。在这段时间里,他亲身体验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对边塞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边疆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崔湜通过对冀北地区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国泰民安的期许。这些都反映了唐玄宗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