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丈夫不要轻易叹息离别,通达之士应能平静面对卑微。强颜欢笑实在没有意思,举杯独酌也只是空虚无谓。流云悠游在春天的美好里,河水渐行渐远蜿蜒曲折。忽然间,船只向东行驶,而马儿也向西疾驰。秦国大地充满香草,江边水畔满是桂枝。谁说遥远的路途难以跨越,关键在于我们懂得相知相惜。
去完善
释义
1. 赠:赠送,这里指以诗相赠。
2. 苏少府:姓苏的官员,具体姓名不详。少府是中国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国家财政、官营手工业等事务。
3.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指苏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
4. 余时还京:暂时回到京城。
5. 丈夫:男子,这里指成年男子。
6.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这里指豁达之人。
7. 安卑:安心于地位卑微。
8. 揽泣:握着手哭泣。
9. 固无趣:确实没有意思。
10. 衔杯:拿着酒杯。
11. 空尔为:白白这么做。
12. 流云:流动的云彩。
13. 春窈窕:春天美好。
14. 去水:离去的江水。
15. 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16. 东泛:向东航行。
17. 归骑:返回的马匹。
18. 西驰:向西奔驰。
19. 秦地:陕西省一带,这里代指长安城(今西安)。
20. 多芳草:芳草丛生。
21. 江潭:江边的小洲。
22. 桂枝:桂树的枝条,这里寓意着折桂,即获得功名。
23. 谁言阻遐阔:谁说距离遥远会阻隔我们之间的友谊。
24. 所贵在相知:珍贵的在于相互了解、信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友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念。首联表达了男子汉应豪爽,不为离别而哀伤;颔联则劝慰友人在别离时要保持达观的心态,不要过分沉浸于伤感;颈联通过美丽的风景寄托对朋友的关爱和祝福;尾联则以互相信任为基础,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挂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是唐代诗人崔湜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05年左右,此时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广泛。
在这期间,崔湜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早年才华横溢,受到武则天和唐中宗的赏识,曾任侍郎、尚书等职。然而,后来因卷入宫廷斗争而遭受贬谪,直至唐玄宗即位后才得以平反。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复杂多变。武则天当政期间,朝堂上党派纷争不断,士人阶层的地位也受到影响。唐中宗复辟后,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仍有不少官员在权力争夺中失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崔湜的遭遇无疑加剧了他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切。
因此,当他为友人苏少府送行时,便以这首《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来表达自己对人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全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在动荡中的无奈与彷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