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陆宣公

标题包含
陆宣公
赤符兆此水,黄图蒙楚氛。 上天眷李氏,未许鲸鲵吞。 胚胎出仁人,来佐文皇孙。 如凤不鸷搏,坐使众鸟君。 奉天累卵危,柱石繄公存。 奈何儿曹痴,但侈李浑勋。 或云诏令下,雪泣山南军。 琐琐计功阀,浅识难与论。 君看商辛罪,讵可臣周文。 朝有一微子,国势南山尊。 道大与时背,晚弃天之垠。 溟渤泄毫芒,世已高清芬。 穷通一吷耳,止止毋重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符命昭示着这条江水,黄色的江山还笼罩着荆楚的气息。 上天的眷顾降临到李氏身上,不允许巨兽将它吞噬。 在萌芽之时就孕育出了仁义之人,他是来辅佐皇帝的子孙。 如同凤凰一般并非通过凶猛搏斗,就可以使其他鸟儿尊敬他为君王。 在天子身处险境时,他支撑住了整个局面,这全仰仗了你的存在。 无奈儿子辈的人过于愚钝,只知道夸耀李浑的功勋。 有人说诏书已经下达,南边的军队都哭了。 那些小气的、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他们的见识浅薄难以与他们进行深入讨论。 你看商朝的罪过,岂能容得下周公的才能呢? 朝廷中只要有一个有远见的人,国家就能像南山一样崇高。 大的道理往往与世俗相悖,而早早地就远离了天际。 像是溟渤的海水泄露了一点光芒,世界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他的德行。 无论是困厄还是通达,都只是生命中的一瞬,就此打住不要再加重。
去完善
释义
赤符兆此水,黄图蒙楚氛。 ① 赤符:红色的预兆。② 兆:预示,征兆。③ 此水:此处指唐朝的朝廷。④ 黄图:指皇帝用的黄色符瑞。⑤ 蒙:笼罩。⑥ 楚氛:喻指不良气焰。 上天眷李氏,未许鲸鲵吞。 ① 李氏:这里指唐朝的皇帝家族。② 未许:不允许。③ 鲸鲵:即鲸鱼,比喻强大的敌人。 胚胎出仁人,来佐文皇孙。 ① 胚胎:指尚未完全形成的事物。② 仁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③ 文皇孙:对唐文宗的尊称。 如凤不鸷搏,坐使众鸟君。 ① 如凤:比喻卓越的人才。② 不鸷搏:不用搏击。③ 坐使:自然而然地使……。④ 众鸟君:喻指众多平庸之人受到他的领导。 奉天累卵危,柱石繄公存。 ① 奉天:指国家政权。② 累卵危:形容局势非常危险。③ 柱石:房屋的支柱,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④ 繄:语助词,无实义。 奈何儿曹痴,但侈李浑勋。 ① 奈何:表示感叹。② 儿曹:年轻人。③ 痴:愚蠢。④ 但侈:过分炫耀。⑤ 李浑勋:李浑的功劳。 或云诏令下,雪泣山南军。 ① 或云:有人说。② 诏令下:皇帝的命令下达。③ 雪泣:痛哭流涕。④ 山南军:南方的军队。 琐琐计功阀,浅识难与论。 ① 琐琐:琐碎细小的事情。② 计功阀:计算功劳的大小。③ 浅识:见识浅薄的人。 君看商辛罪,讵可臣周文。 ① 商辛罪:商朝末代国王纣的罪行。② 讵可:岂可以。③ 周文:周文王,指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的祖父姬昌。 朝有一微子,国势南山尊。 ① 一微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② 国势:国家形势。③ 南山尊:南山是秦岭的最高峰,用来形容国家地位崇高。 道大与时背,晚弃天之垠。 ① 道大:道德高尚。② 与时背:与时代潮流相违背。③ 晚弃:晚年被废弃。④ 天之垠:天的尽头,形容遥远的境地。 溟渤泄毫芒,世已高清芬。 ① 溟渤:渤海的别称,这里泛指大海。② 泄毫芒:抒发自己的才华。③ 高清芬:高尚的品质得到世人认可。 穷通一吷耳,止止毋重云。 ① 穷通:困厄和显达。② 一吷耳:微不足道的东西。③ 止止:停止。④ 毋重云:不要反复强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忠臣陆宣公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和公义的赞美。首联描绘了唐朝时期的形势,以赤符和黄图象征国家命运的兴衰。颔联表达了上天眷顾唐朝,不允许鲸鲵般的敌人将其吞并。颈联强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陆宣公如同凤凰般降临,辅佐皇帝,成为众鸟之君。 接下来的两联通过对比,揭示了陆宣公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和他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奉天的比喻暗示了唐朝的危机四伏,而柱石的比喻则强调陆宣公是维系国家稳定的关键人物。然而,诗人痛心地指出,一些愚蠢的官员只知道追求个人功名,忽视了陆宣公的重大贡献。 尾联则以商朝的覆灭和周文的崛起为例,警示那些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人,最终将落得失败的下场。同时,诗人坚信像陆宣公这样的贤臣将会得到历史的肯定。整首诗情感充沛,语言生动,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对陆宣公的高度评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陆宣公》是一首描绘唐代名臣陆贽的诗,诗人陈长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陆贽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1279年之间。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北方被金国占领,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怀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文采和智慧为国家做出贡献。陈长方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自然也不例外。他对陆贽的敬仰和赞誉,反映出他对这位忠诚、正直、智慧的贤臣的向往。 陆贽是唐朝中期的名臣,曾任宰相,以直言敢谏著称。他在任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然而,由于他性格刚直,遭到权臣排挤,最终被迫辞职回乡。尽管如此,陆贽仍然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和尊敬。在南宋时期,陆贽的事迹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推崇的典范,陈长方的这首《陆宣公》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