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西平画像赞

标题包含
李西平画像赞
德宗贪功失君德,四海力欲干戈平。 但喜马公窘田悦,滔俊角出飞秋鹰。 绵绵延延到希烈,乘间索赋无时停。 泾师门外一朝起,舟中敌国又朱泚。 仓忙出走幸奉天,大器倾移飜手尔。 西平忠武根于天,奋身一旅当无前。 东猘西虺致首尾,屹立左右相周旋。 马鸣萧萧向都鄙,师行引绳士如水。 传呼齐道相公来,谈笑王城藏袖里。 包戈卧鼓含元廷,青天洗出妖祲清。 远坊穷巷鸡与犬,寂寂不惊刁斗声。 德宗胸中暗如墨,怀光效忠终反侧。 海内汹涌等沸羹,不有西平那复国。 嗟乎西平诚功高,景钟太常书勋劳。 为臣尔尔乃其职,慎勿满假矜贤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德宗贪图功劳失去君主风范,全国上下都在寻求平定战争的方法。 令人欣喜的是马公会困境中的田悦,勇敢如雄鹰般勇猛。 绵绵战火蔓延到李希烈处,趁机索取赋税没有停歇的时候。 泾师门外的叛乱突然爆发,朝廷敌对势力又出现了朱泚。 德宗仓皇逃至奉天,政权瞬间颠覆。 英雄郭子仪忠心勇敢出于天性,一支队伍就足以抵挡敌军。 东西两地的敌人遥相呼应,郭子仪却能够保持镇静应对。 马匹鸣叫着前往边境,士兵们整齐划一地前进。 他谈笑间便能攻破王城,藏在袖子里便可掌控大局。 他平息战事,恢复朝廷秩序,使得百姓不受惊扰。 然而德宗心中黑暗如同墨汁,对将领心怀不满导致背叛。 全国上下如同沸腾的汤药,若非郭子仪便无法安定国家。 郭子仪啊,真是功高盖世,名声载入史册。 身为臣子能如此行事已是尽忠职守,切勿骄傲自满。
去完善
释义
《李西平画像赞》是一首描绘唐朝将领李晟的诗篇。下面是各句的注释: 1. 德宗:唐德宗李适,公元780年至805年在位。 2. 贪功失君德:指唐德宗贪图战功而忽略了作为皇帝的德行。 3. 四海力欲干戈平:指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平息战事。 4. 马公:指马燧,唐朝将领,曾参与平定田悦的战役。 5. 滔俊角出飞秋鹰:形容田滔与田悦两人如同飞翔的雄鹰般英勇作战。 6. 绵绵延延到希烈:指战争连绵不断,一直持续到叛军首领希烈被平定。 7. 泾师门外一朝起:指泾原兵变,发生在唐德宗时期的一次军事冲突。 8. 舟中敌国又朱泚:指叛军首领朱泚在泾原兵变后被推举为皇帝。 9. 仓忙出走幸奉天:指唐德宗在战乱中仓皇离开长安,逃往奉天。 10. 大器倾移飜手尔:形容国家局势的急剧变化。 11. 西平忠武根于天:赞美李晟忠诚勇敢的品质源于天性。 12. 奋身一旅当无前:形容李晟率领军队勇往直前。 13. 东猘西虺致首尾:指各地叛乱势力被李晟一一平定。 14. 马鸣萧萧向都鄙:描述李晟统帅军队攻入叛军控制区域的情景。 15. 师行引绳士如水:形容军队纪律严明,行动有序。 16. 传呼齐道相公来:指士兵们相互转告,让李晟前来指挥战斗。 17. 谈笑王城藏袖里:形容李晟轻松地平定叛乱,收复都城。 18. 包戈卧鼓含元廷:描述李晟以武力保护朝廷,使朝廷恢复安宁。 19. 青天洗出妖祲清:形容李晟扫除叛乱,重现晴朗天空。 20. 远坊穷巷鸡与犬:描述普通百姓生活在安定环境中的情景。 21. 德宗胸中暗如墨:讽刺唐德宗心胸狭隘,缺乏明智。 22. 怀光效忠终反侧:指名将郭子仪因遭猜忌而被迫反叛。 23. 海内汹涌等沸羹:形容当时全国形势混乱如同沸腾的汤羹。 24. 不有西平那复国:强调没有李晟,唐朝难以恢复国运。 25. 嗟乎西平诚功高:感叹李晟功绩显赫。 26. 景钟太常书勋劳:指李晟的功绩被载入史册。 27. 为臣尔尔乃其职:指出作为臣子,尽职尽责是本分。 28. 慎勿满假矜贤豪:提醒李晟不要自满,保持谦逊。
去完善
赏析
《李西平画像赞》是一首描绘唐朝将领李晟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李晟在平定藩镇之乱中的英勇事迹的描述,展现了李晟忠诚、勇敢、智谋和谦恭的品质。 诗的开篇,诗人通过描述唐德宗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景象,以及李晟在此时挺身而出,展现了李晟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精神。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李晟在战场上英勇战斗、指挥若定的形象,以及他在和平时期的淡定从容,进一步展示了李晟的人格魅力。 诗人还通过对德宗皇帝的批评和对李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勇敢者的敬仰和对昏庸无能者的鄙视。最后,诗人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因为功高而骄矜,这也是对李晟品质的赞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西平画像赞》是南宋文学家、诗人陈长方的一首赞颂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陈长方一生热爱文学,才情横溢,但由于生活在南宋末年,政治环境动荡不安,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作品多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 这首诗以李西平的肖像为题,通过描绘李西平的形象,赞美了他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抵抗的精神品质。陈长方在诗中将李西平视为楷模,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严重,金国不断侵扰边境,民不聊生。同时,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长方关注国家的命运,关心民众的疾苦,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李西平画像赞》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国家危局和民间苦难,以及陈长方个人的壮志未酬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