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纳凉
独坐幽篁阴,停绣更鸣琴。叶齐林影密,惟有清风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清幽的竹林下,停下手中的刺绣,开始弹奏起古琴。竹林的影子繁茂且整齐,唯有清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篁:竹子,这里指竹林。
2. 停绣:放下刺绣,这里指停止手头的女红。
3. 鸣琴:弹奏琴曲。
4. 林影密:竹林的阴影浓密。
去完善
赏析
《竹亭纳凉》是一首描绘夏日悠闲生活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在炎炎夏日中寻得一片清凉的惬意心境。“独坐幽篁阴”描述了诗人在竹林深处独自乘凉的情景,“停绣更鸣琴”则表现了诗人放下手中的刺绣,转而弹奏古琴的优雅姿态。接下来的两句“叶齐林影密,惟有清风心”则以竹林为背景,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置身于繁茂的竹林之中,只有清风和内心的宁静陪伴着诗人,使她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她的凉爽与舒畅。整首诗清新脱俗,韵味悠长,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文人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亭纳凉是南宋女诗人张玉娘的一首描绘夏日避暑的诗作。这首诗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盛夏时分,炎热难忍。
张玉娘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明伶俐,喜爱文学。然而她所处的时代并不平静,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江山破碎,人民生活困苦。她的父亲张懋曾是抗金名将,因此她从小便对国家的忧虑和民族的危机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张玉娘,心中充满了家国情怀,她的作品也往往透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在炎热的夏日里,张玉娘来到竹亭纳凉,看到周围的竹子随风摇曳,一片清凉景象。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里的风景也是这样的美丽,但国家的命运却令人担忧。于是她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