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余氏桂亭

标题包含
寄题余氏桂亭
主人开杰槛,懒种洛中魏。 诸郎请嘉名,笑指亭下桂。 根分月晕寒,花染天香细。 珍重青云梯,籯金未为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吕(1902年-1970年),原名李树藩,字吕,号竹君,河北安国人。中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 李吕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行书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主人打开门框,在洛阳悠闲度日。 众公子们请教佳名,笑着指向亭下的桂花树。 桂树的根须在月光下显得清冷,花朵则带着淡淡的天香。 珍惜这通往青云的天梯,金钱并非最珍贵之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杰槛:豪杰的门槛,此处指桂亭的高大建筑。 2. 洛中魏:洛阳城中的魏姓人家,这里代指桂亭的主人。 3. 诸郎:各位子弟,这里指桂亭主人的子孙后代。 4. 嘉名:美好的名字,这里指桂亭的名字。 5. 笑指:微笑着指向。 6.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环现象,这里形容桂花的香气如月光般寒冷。 7. 天香:天空的香气,这里形容桂花的香气清新淡雅。 8. 珍重:珍惜重视。 9. 青云梯:通往高处的阶梯,这里比喻求学之路。 10. 籯金:储藏黄金,这里指积累财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寄题”为题,即是对友人或他人居所的赞美与寄托。诗人首先描绘了余氏桂亭的美景:“主人开杰槛,懒种洛中魏。”这里的“杰槛”是指亭子的精美设计,而“洛中魏”则指洛阳的桃李园,诗人以此比喻桂亭的美丽景致。接着,诗人在“诸郎请嘉名,笑指亭下桂”两句中,通过描述诸郎对桂亭的喜爱,进一步突显了桂亭的优美。同时,诗人还通过“根分月晕寒,花染天香细”两句描绘了桂花的形状、香气等特点,形象地展示了桂花的美丽风采。最后,诗人以“珍重青云梯,籯金未为贵”作结,意在提醒人们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财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余氏桂亭》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南侵,战乱频仍。李吕作为一名文人,他在南渡后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折。他曾担任过州县官职,但由于时局不稳,仕途并不顺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吕选择隐逸山林,寄情山水,以排解心中的郁闷。 在李吕生活的时代,南宋士人普遍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他们渴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然而,由于朝廷的软弱无能,这些理想往往难以实现。因此,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在文学创作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寄题余氏桂亭》一诗,就是李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桂亭”为题,寓意着国家如同园林中的桂树一样,需要精心呵护。而诗人通过描写桂亭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桂花飘香的美好景象,寄托了对于民族团结、国家繁荣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