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
深院清明冷凤箫,梨花寂寂雨潇潇。
秋千一架红墙角,终日无人影自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冷清的院落中,清明节显得格外凄凉,伴随着萧瑟的风声。洁白的梨花默默承受着雨的洗礼,悄无声息地凋零。墙角边,有一个孤零零的红色秋千,整日里也没人来推它,只有秋千的影子在轻轻摇晃。
去完善
释义
1. 深院:指幽深的院落,常用来表示寂静的环境。
2. 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3. 冷凤箫:形容冷清的氛围,凤箫是一种古乐器,此处借指音乐。
4. 寂寂:安静无声的样子。
5. 雨潇潇:形容春雨连绵不断。
6. 秋千:一种古老的游戏设施,一般在春季时玩。
7. 一架:一个。
8. 红墙角:指院落的一角,通常用红色装饰。
9. 终日:一整天。
10. 无人影自摇:形容秋千在风中轻轻摆动,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深院》描绘出一幅深院内景和寂静的春天氛围。首句“深院清明冷凤箫”,以清明时节的深院开篇,引入读者视线。此处的“冷凤箫”既暗示了清明节的气氛,也给人以静谧之感。接下来的两句“梨花寂寂雨潇潇”和“秋千一架红墙角”,描绘出庭院内的景物:细雨中的梨花、角落里孤零零的秋千。最后一句“终日无人影自摇”,形象地表现出秋千在无人的环境中独自晃动,进一步渲染了深院的冷清气氛。整首诗以清冷的颜色和寂静的场景为主导,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感的空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深院》是南宋诗人孙惟信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政治腐败,战乱不断。
孙惟信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第。他的一生充满波折,曾数次遭遇牢狱之灾,仕途坎坷。然而,正是这些苦难的经历,使得孙惟信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也让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首《深院》词,就是孙惟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词中描绘了深院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民众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