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一翦梅

标题包含
一翦梅
冷艳幽香冰玉姿。 占断孤高,压尽芳菲。 东君先暖向南枝。 要使天涯,管领春归。 不受人间莺蝶知。 长是年年,雪约霜期。 嫣然一笑百花迟。 调鼎行看,结子黄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高冷迷人的芬芳与冰清玉洁的风姿,独占一方的高贵,掩盖了所有的繁华。春风先行温暖南面的枝头,要让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春天的回归。不接受世俗间的黄莺和蝴蝶分享这美妙时刻,年复一年的,等待冰雪约定的到来。待她嫣然一笑,百花都失去了颜色,要等待结果的时候,再看她的风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翦梅:词牌名。 2. 冷艳幽香:形容梅花淡雅而芳香的特点。 3. 冰玉姿:用冰和玉来形容梅花的清洁高雅的姿态。 4. 占断孤高:指梅花独占一片天地的孤傲和高洁。 5. 压尽芳菲:意指梅花以自身独特的美,使其它花卉黯然失色。 6. 东君:指太阳神或春天之神。这里用来象征温暖和生机。 7. 向南枝:南边的枝头,因为南边阳光充足,所以梅花开得较早。 8. 要使天涯:表示要让天涯海角的人们都能看到春天的到来。 9. 管领春归:主宰春天的到来。 10. 不受人间莺蝶知:意指梅花的美丽并不被世间的莺燕蝴蝶所理解。 11. 长是年年:常常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2. 雪约霜期:指梅花开放的时候,正是冰雪和霜降的季节。 13. 嫣然一笑:微笑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盛开。 14. 百花迟:其他的花开得较晚。 15. 调鼎: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掌握政权。 16. 结子黄时:指梅树结果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冷艳幽香冰玉姿”开篇,描述了梅花独有的美感:艳丽而不妖娆,香气浓郁却沉静,身具冰雪气质的梅与春天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梅花的独特魅力。 作者在描绘梅花的冷艳、幽香和冰玉姿的同时,也赋予它孤高和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随后又通过对东君(即春神)的描绘,表达出梅花率先迎接春天,传递着春归的信息。 下片则进一步赞美梅花的独立精神——不与尘世的莺莺燕燕为伍,而选择与霜雪相伴;尽管花期较晚,但它仍能嫣然一笑间让百花失色。最后两句中,作者更寄托了对梅花的期许:梅实成熟时,它的美丽、清香和美味将成为人们的口中食、心中珍。整首词以此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翦梅》是南宋词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宋”时期,政治腐化,民生困苦,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黄公度(生卒年不详),字壮舆,号文心居士,广东潮州府潮阳县(今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人。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科举考试中,黄公度屡试不第,晚年才得以进士及第。他曾担任过中央和地方官职,但因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多次遭到贬谪。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腐败无能,对金国称臣纳贡,导致国家尊严受损。民间疾苦深重,农民起义频发,政局动荡不安。黄公度在经历宦海沉浮之后,深感世事沧桑,遂寄情于诗词,抒发心中的愤懑和感慨。 《一翦梅》一词便是黄公度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词中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词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黄公度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