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
妻出叮咛夫转听,采薪须束担头轻。
夜来雨过苍苔滑,莫向巉岩险处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妻子叮嘱丈夫认真倾听,砍柴时要把担子扎紧挑轻便。
晚上下过雨后青苔湿滑,不要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樵:打柴
2. 叮咛:反复嘱咐
3. 采薪:砍柴
4. 束担:将柴捆成担子
5. 苍苔:青苔
6. 巉岩:峻峭的山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樵》,描绘的是一位樵夫在山间砍柴的过程。诗中通过夫妻间的对话和警示,展现了勤劳、细心、责任等品质。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融合,使得画面生动且富有深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樵》这首诗出自明朝诗人翁森之手。在明朝初年,社会动荡刚刚平息,民生亟待恢复,国家需要稳定。翁森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道路也颇为曲折。他曾步入仕途,但很快就对官僚生活产生了厌倦,选择了归隐田园。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他的诗作《樵》中,他以山野砍柴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借助于砍柴的情景,展现了劳动者艰苦劳作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翁森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