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晁令首夏道中
山盘村曲晓烟迷,昼静新禽信意啼。
风敛雨痕千嶂碧,日烘蚕箔万家齐。
叶怜绿密真成幄,花惜红深又落泥。
气候宜人尤解倦,夕阳归路遶长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村曲折烟雾弥漫,白昼宁静新的鸟类随意鸣叫。
微风收起雨水痕迹,山峰更显青翠;阳光烘烤蚕箔,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
绿叶亲密地生长成了绿色的帷幕,花朵珍惜红色在泥土中凋谢。
气候宜人特别缓解疲劳,夕阳下沿着溪流回家。
去完善
释义
1. 山盘村曲:指蜿蜒曲折的山路和村野。
2. 晓烟迷:拂晓时烟雾弥漫的样子。
3. 新禽:指初夏时节新出现的鸟类。
4. 信意啼:随意鸣叫。
5. 风敛雨痕:形容风雨过后天气放晴的景象。
6. 嶂:高耸的山峰。
7. 碧:绿色。
8. 日烘蚕箔:太阳照耀着养蚕用的竹帘。
9. 万家齐:家家户户都在忙碌。
10. 绿密真成幄:绿叶繁茂,如同绿色的帐幔。
11. 红深又落泥:红花凋谢,落在泥土中。
12. 气候宜人:指初夏温暖的气候。
13. 尤解倦:特别能够消除人的疲劳。
14. 长溪:长长的溪流。
去完善
赏析
《和晁令首夏道中》是一首描绘初夏乡村风光的诗。诗人以山、村、晓烟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山盘村曲晓烟迷"描述了山村清晨的景象,盘山的道路被雾气笼罩,如同一幅水墨画。接下来两句"昼静新禽信意啼,风敛雨痕千嶂碧"写出了初夏的静谧与生机,新来的鸟儿在林间欢快地啼鸣,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湛蓝。"日烘蚕箔万家齐"描绘了阳光照耀下,家家户户的蚕箔景象。诗人在观察自然的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联"叶怜绿密真成幄,花惜红深又落泥。气候宜人尤解倦,夕阳归路遶长溪"表达了诗人对植物生命的关注以及悠闲的心境。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晁令首夏道中》是宋代诗人许广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前后,即北宋时期。此时,许广渊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仕途的不满。
在这个时代,北宋正处于繁荣时期,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使得国家政局动荡不安。许广渊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他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因此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