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院
寺结千峰上,门通一径幽。
静心无物乱,清耳有泉流。
楼阁先知晓,园林预觉秋。
因君题秀句,却省昔年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寺庙坐落在群山之巅,门前一条幽静的小路。
内心平静不受外物干扰,双耳清净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登高望远能看到远处的亭台楼阁,近处园林中的秋天气息已经初显。
因为您的美丽诗句,让我回想起了过去游玩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宁国院》注释:
1. 许广渊:古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2. 宁国院:寺庙名,位于山中。
3. 寺结千峰上:指寺庙建立在高山之上。
4. 门通一径幽:形容寺庙的门通向一条清幽的小路。
5. 心静无物乱:指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6. 清耳有泉流:形容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使耳朵变得清静。
7. 楼阁先知晓:指在清晨时,楼台最先感受到阳光。
8. 园林预觉秋:指在秋天来临之前,园林就已有秋天的气息。
9. 因君题秀句:因为你(许广渊)题写了优美的诗句。
10. 却省昔年游:回想起往年在宁国院的游览经历。
去完善
赏析
《宁国院》是一首描绘寺院景色的诗,诗人以宁国院为切入点,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首联“寺结千峰上,门通一径幽”,将宁国院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进行了简要描述。山巅之上的寺庙,门前的道路深邃宁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喧嚣、静谧致远的场景。
颔联“静心无物乱,清耳有泉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纯净,使诗人内心无杂念纷扰,听到的是泉水潺潺的声音,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共融的境界。
颈联“楼阁先知晓,园林预觉秋”,传达了秋天的到来及寺院内风景的变化。阁楼上的僧侣似乎早已觉察到秋天的到来,而园林中,秋天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一片树叶,呈现出一派萧瑟的秋意。
尾联“因君题秀句,却省昔年游”,则表达了对诗友的赞美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因诗友的优美诗句,使诗人回想起昔日游览此地的美好时光,体现出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宁国院》是南宋诗人许广渊的一首题咏诗。这首诗描绘了宁国院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太平的期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该诗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靖康之耻,金兵攻占汴京,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人生际遇:诗人许广渊生活在南宋初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不幸。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抱负未能实现,这使他更加渴望过上宁静的生活。
时代背景: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平的期盼。宁国院作为一处宗教场所,成为了诗人寄托理想的载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