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冬篇

标题包含
感冬篇
高阳揽玄辔,太皞御冬始。望舒游天策,曜灵协燕纪。蜿虹潜太阴,文雉化淮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高阳,我紧握着驾驶的象征,此时正值冬天伊始。在这一天夜里,太昊大帝正掌控着一切。望舒带来了银河的壮美,光明的力量使燕子们和谐共舞。宛转的彩虹隐藏在黑暗中,美丽的文雉化身为淮水之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高阳:指古邑高阳,在今河南省杞县境内。这里用来代指河南地区。 2. 玄辔:黑色马缰,这里借指驾驭马车的手段。 3. 太皞:即伏羲,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位伟大部落领袖。这里用作皇帝的代名词。 4. 望舒:神话中的月亮驾车者,这里用来象征月亮。 5. 天策:星名,也称为文昌六星之一,位于北斗七星的下方,代表着天子身边的谋臣。 6. 曜灵:太阳的别称。 7. 燕纪:燕地一带的历史记载。 8. 蜿虹:指弯曲如虹的桥梁。 9. 潜:隐藏、潜入。 10. 太阴:月亮的别名。 11. 文雉:花纹美丽的野鸡。 12. 淮汜:淮河的水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歌。诗中的“高阳”和“太皞”分别代表了太阳和高阳君,象征着冬天的到来。诗人以“揽玄辔”和“御冬始”来形容冬天,表达出冬天虽然寒冷,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诗人通过“望舒”和“曜灵”来描述月亮和太阳,表达了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同时,诗人用“游天策”和“协燕纪”来表达月亮和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的规律,寓意着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接着,诗人以“蜿虹潜太阴”和“文雉化淮汜”来描绘冬天的景色。“蜿虹”代表彩虹,而“太阴”则代表着夜晚,诗人以此表达冬日夜空的美丽。“文雉”则是指文化之意,“化淮汜”则是说文化的传承如同淮水一样源远流长。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传达出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的哲理诗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冬篇》是明朝诗人李颙的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 李颙生活在明朝中晚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宦官弄权,政治腐败严重。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积极参与科举考试,希望以文采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在这期间,他还曾参加抗倭战争,为国家尽忠。尽管他在科举道路上并不顺利,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感冬篇》中,李颙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是李颙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展现出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