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经涡路作诗

标题包含
经涡路作诗
言归越东足,逝将反上都。后洫填中路,改辙修兹道。旦发石亭境,夕宿桑首墟。劲焱不兴润,零雨莫能濡。亢阳弥十旬,涓滴未暂舒。泉流成平陆,结驷可回车。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咫步不能移,白日奄桑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返回东方家园的脚步,心中充满渴望回归都城。 行过的道路上满是车辙印记,我不禁要改变前行的道路。 清晨从石亭之境出发,夜晚投宿在桑木之地的村野。 强烈的阳光无法带来润泽,稀薄的雨水也无法滋润。 炽热的太阳持续炙烤着大地,时间仿佛过了数十旬之久。 泉水干涸成为平坦的路途,甚至可以驾驭马车载我前行。 我曾期望让鱼儿忘记生命的艰辛,但如今它们却生活在干旱的鱼塘中。 近在咫尺的地方却无法移动一步,白天的时间如同夕阳下慢慢凋零的桑树和榆树。
去完善
释义
1. 经涡路作诗:诗题。经涡路,经过涡水的道路;作诗,写诗。这首诗是作者在路过涡水时所作。 2. 越东足:指回到越地东部。越,越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位于现在的浙江省一带。东足,东方的边境地区。 3. 上都:首都,这里指长安或洛阳等当时的政治中心。 4. 后洫填中路:洫,田间的水沟;填,填满。这句话的意思是,后面的水道填满了中间的道路。 5. 改辙:改变行车路线。 6. 修兹道:修理这条道路。 7. 石亭境:石亭,古时的驿站;境,地域。这句诗的意思是早晨从石亭这个驿站出发。 8. 桑首墟:桑首,地名;墟,村庄。这句诗的意思是晚上住宿在桑首村。 9. 劲焱不兴润:劲焱,强烈的阳光;兴润,带来湿润。这句诗的意思是强烈的阳光无法带来湿润。 10. 零雨莫能濡:零雨,零星的雨点;濡,湿润。这句诗的意思是零星的雨点无法带来湿润。 11. 亢阳弥十旬:亢阳,严重的干旱;弥,持续;十旬,一百天,这里是形容时间很长。这句诗的意思是严重的干旱持续了很长时间。 12. 涓滴未暂舒:涓滴,一点一滴的水;未暂舒,没有暂时舒缓。这句诗的意思是一滴水都没有缓解干旱的状况。 13. 泉流成平陆:泉流,泉水流动的地方;平陆,平坦的土地。这句诗的意思是泉水流淌的地方变成了平坦的土地。 14. 结驷可回车:结驷,集结车马;回车,掉头。这句诗的意思是集结车马可以掉头回去。 15. 肇允相忘鳞:肇允,开始允许;相忘鳞,相互忘记过去的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开始允许大家忘记过去的争执。 16. 翻为涸池鱼:翻,反而;涸,干涸;池鱼,池塘中的鱼。这句诗的意思是反而变成了干涸池塘里的鱼。 17. 咫步不能移:咫步,咫尺之间,形容距离很近;不能移,无法移动。这句诗的意思是近在咫尺却无法移动。 18. 白日奄桑榆:白日,白天;奄,掩藏;桑榆,桑树和榆树。这句诗的意思是白天的时间渐渐被桑树和榆树遮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一段艰辛经历。开篇诗人即表明了他的行程:“言归越东足,逝将反上都。”他正从越地向东而行,准备回到都城。然而接下来,诗人的旅程并不顺利,“后洫填中路,改辙修兹道。”道路上被水淹没,诗人不得不改变路线,寻求新的道路。 接下来的两句“旦发石亭境,夕宿桑首墟。”描述了诗人在日出时分出发,到了日落时分只能栖身于桑树下的荒凉之地。这里诗人用“石亭境”和“桑首墟”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苦。 紧接着的四句“劲焱不兴润,零雨莫能濡。亢阳弥十旬,涓滴未暂舒。”表现了极端的干旱状况。猛烈的阳光无法带来润泽,零星的雨水也无法缓解干涸;持续的旱情已经持续了十旬(约七十天),水源枯竭,滴水难寻。 然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眼前的景象:“泉流成平陆,结驷可回车。”由于严重缺水,原本流动的泉水已经完全干涸,变成了一片平坦的陆地,甚至可以供马车行驶。 然而这样的景观并非赏心悦目,反而令人忧心忡忡:“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本应自由自在在水中畅游的鱼群,如今却被迫暴露在干涸的池塘中,无法逃脱。 最后两句“咫步不能移,白日奄桑榆。”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困境:由于水分极度匮乏,他的脚步几乎无法移动,而阳光也逐渐变得黯淡无光,仿佛一切都陷入了困顿之中。 整首诗以真实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诗人旅途中遇到的严重旱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困难,表达了他对自然灾难带给人类困扰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经涡路作诗》是唐朝诗人李颙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59年,当时唐朝的政局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民生问题严重。 在这一年里,诗人李颙因人生际遇而离开家乡,踏上了一段漫长的旅程。他在旅途中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感受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途经涡路时,他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涡路风光的诗篇。 李颙所处的时代,正值唐玄宗和杨贵妃时期的盛世。虽然表面上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困、疾病、战争等问题层出不穷。诗人虽然身在此盛世,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社会的弊端,通过自己的诗篇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