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桃林坪

标题包含
桃林坪
阴崖风雨泻回湍,一朵芙蓉不可探。流水断桥缘石过,野花随意倚晴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凉的悬崖上风雨交加,瀑布倾泻而下;一朵盛开的芙蓉美丽而难以触及。清澈的小溪绕过断桥,从石头上流过;野花在阳光下随意地生长在青翠的山谷中。
去完善
释义
1. 阴崖:指背阴的山坡。 2. 回湍:回旋的水流。 3. 一朵芙蓉:此处比喻山峰或山岩。 4. 不可探:难以接近或欣赏。 5. 流水断桥:形容河水暴涨,淹没了桥梁。 6. 缘石过:顺着石头渡过河流。 7. 野花随意倚晴岚:野花在晴朗的山岚中随意生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首先通过“阴崖风雨泻回湍”描绘出风雨交加、水流湍急的恶劣环境,展现出大自然的威力。紧接着,用“一朵芙蓉不可探”来形容在如此环境中盛开的芙蓉花,表达出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的神奇。接下来,“流水断桥缘石过”一句表现了水流绕过大石头穿过断桥的景象,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智慧。最后,“野花随意倚晴岚”则展示出野花在晴朗的天气中恣意开放的美好画面,突显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绚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传递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环境的思考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林坪》是明代诗人李颙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晚期,大约是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内外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边疆危机不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颙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如愿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在多次科场失意后,他决定放弃科举之路,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讲学,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桃林坪》一诗中,李颙通过对桃林坪的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眷恋之情。然而,他并没有陶醉于眼前的美景,而是通过“马蹄声中见牧童”这一句,暗示了当时的战争气氛。这表明,尽管他身处美丽的桃林坪,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