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七
雾阁云窗先自幽,水声那更绕源流。
春深红雨落桃径,昼永清风生茗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雾笼罩下的楼阁和窗户显得格外宁静,水的声音在源头处流淌。春天的深处,桃花落在小路上,白天漫长,清风吹拂着茶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雾阁云窗":比喻云雾笼罩下的楼阁,这里用以形容环境的清幽。
2. "水声":指流水声音。
3. "那更":更加。
4. "春深红雨落桃径":指春天深处时,桃花凋谢,像红雨般洒落在小径上。
5. "昼永":白昼漫长。
6. "清风":凉爽的风。
7. "茗瓯":茶具的一种,此处借指品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松风阁”为背景,通过描绘阁中的景致和感受,传达出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人以“雾阁云窗先自幽”开篇,暗示了松风阁的清幽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氛围。紧接着,“水声那更绕源流”则进一步刻画了这种环境的特点,用流水之声来突显环境的静谧。
在描述自然环境的同时,诗人还关注了春天的到来。他用“春深红雨落桃径”来形容春天里桃花盛开的景象,通过红色的花瓣飘落在小径上,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美丽画面。而“昼永清风生茗瓯”则表达了诗人在这般美景中品茗的心情,白天漫长,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七》是南宋诗人裘万顷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傍晚登上松风阁所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此时正值宋朝衰落时期,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政权偏安江南,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在裘万顷生活的年代,他担任过江西、广东等地的官员,后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关注民生,因此受到朝中保守派的排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裘万顷以诗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